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原锐评

吴春梅:看“有偿求精”如何挑战传统生育观念

2012-05-21 11:24:35 来源: 大河网
字号  

  “江苏省人民医院发布公告,5000元求捐精。”前天晚上,扬子晚报发布的一条微博引起网友的热议。“大医院求捐精啊,真的还是假的?”面对网友的将信将疑,记者昨天也向省人民医院求证,医院证实,该张传单确实是该院发出的信息。(《中新网》) 公立医院公开面向全社会有偿募集精子尚属首次,这一破天荒的新闻,让人在惊讶之余多少感觉有些费解。

  人工受精原本是用于研究和治疗男性不孕不育症的重要方法。多少年来,各大医院精子库的精子一直是以自愿捐赠为主,也因此一直处于供不应求、入不敷出的状态。如今,江苏人民医院试图用物质刺激吸引捐精者,不管初衷如何,这种做法着实有待商榷。当精子的来源方式由“公益”变成了“有偿”,这些用于繁衍后代的“小蝌蚪”也被明码标价,公然叫卖,真不知道这是科学的进步还是人性的悲哀!

  对于捐精者,江苏人民医院自称设置了较高的“门槛”,重重筛选之下,合格者中竟然90%都是年富力强的学生。这也不仅让我们想起了曾经轰动一时的“代孕妈妈”事件。在金钱的诱惑和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年轻貌美的女大学生不惜“出租子宫”,用青春和身体换取物质享受,从而沦为富人“借腹生子”的生育工具,最终留下的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而此次有偿捐精,是否又会催生出一批职业“代孕爸爸”?从“出租子宫”到“出卖精子”,从“借腹生子”到“借精受孕”,这种被人戏称为“躺着也能赚钱”的方式,是否有悖于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是否会引发时下年轻人生育观和价值观的错位?对于孩子日后的归属和抚养以及由此引发的纠纷又该如何妥善处理?这些都需要我们的理性思考。

  虽然“人工受孕”的程序相对严谨,虽然兄弟相爱的事情断然不会发生,虽然孩子的生身父母完全可以“追根溯源”。但毕竟孩子是夫妻爱情的结晶,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如果孩子完全变成了人类生育繁衍的产物,骨血亲情演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没有了情感的维系,没有了责任和担当,试问生命的意义究竟何在?

  捐精,如果是无偿的、公益的,那么一切皆无可厚非,但其一旦被打上了“标签”,标上了“价码”,就完全变了性质。有偿捐精挑战的不仅仅是伦理观念,更拷问了做人的道德底限!作为救死扶伤的医院,在治病救人的同时,更应传递出正确的社会导向。

[作者:  编辑:刘丽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