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者:程女士 咋不能按实际居住地报名?
几家欢乐几家愁,还没有报上名的学生家长仍在焦急地奔波着。
这两天报名的经历,让程女士彻底失望了,因为孩子没能报上名。“都是因为我的劳务合同。”程女士说,她在惠济区的一家市场工作,签订的也是正式的劳务合同。由于在中原区买的房子,也一直住着,她就带齐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所需的“六证”,到附近的秦岭路小学报名。
学校工作人员在验证的时候,说程女士是在惠济区工作,让她到惠济区报名。程女士很纳闷,她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报名的政策了解得很清楚,到实际居住地报名怎么成了到工作所在地报名了。“可以想象,惠济区的学校肯定也不会收。”
昨日下午3点20分,记者跟随几名家长,来到秦岭路小学,此时学校校门已紧闭,门口张贴着一张告示:本校生源已满。
不少家长选择去中原区教体局“申诉”。
对此,中原区教体局教育科有关负责人表示,秦岭路小学已经招满,区教体局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让家长拿着相关证明,抓紧到就近有生源的学校报名。
有此一问
谁“卡”住了孩子的上学路?
从昨日记者的采访来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遇到了一些困难。
根据市中招办的政策规定,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入学,须持户籍所在地的户口簿、父母身份证、郑州市居住证、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此合同文本必须是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或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以及户口所在地乡(镇)级人民政府或县(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准予在郑就读的证明,到实际居住地所在区教育局(教体局)指定的报名点报名,经审查同意,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到相关学校就读。
政策规定里,没有要求“三金”证明,学校为何要提出这个要求?政策规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到实际居住地所在区报名,为何学校的解释成了到工作所在区报名?
“给孩子报个名真难!”“我几次都难过得想落泪!”这些,都是家长们说的。因为学校的要求太多,不少家长错过了报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