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15日电 题: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需要日方回到原点反思
中新社记者 肖欣
日本55名国会议员于8月15日二战战败纪念日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两名野田内阁成员参与其中,打破民主党执政以来“不参拜靖国神社”的承诺。同一天,中国民间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岛,遭日方非法抓扣。
当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针对“参拜靖国神社”一事告诫日本政府,切实信守“愿正视和反省侵略历史”的承诺,并指出,靖国神社问题的实质是日本能否正确认识和对待军国主义侵略历史,是否能够尊重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受害国人民感情。外交部副部长傅莹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就日方在钓鱼岛非法抓扣中国公民提出严正交涉。
中日邦交正常化迎来40周年之际,日方近来却频频出手:炮制买岛闹剧,借《防卫白皮书》热炒中国威胁论,在日中、日韩、日俄争议岛屿问题上纠缠不清,高调插手南海争端……如舆论所指,日本右翼煽动民众民族主义情绪的“大秀”,在二战战败纪念日被推向高潮。
虽然并未参与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在15日的另一场活动中对二战进行了反省,并重申日本不战誓言。但日本国内经济陷入长期低迷、民众悲观情绪弥漫为其政坛右翼势力的上升、甚至“牵制”野田内阁的外交决策提供了机会。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东亚研究中心主任、日本问题专家黄大慧用“羡慕、嫉妒、恨”向中新社记者概括日本右翼势力当前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他指出,从明治维新到二战后改革,日本历史上的成功,普遍是靠外力推动国内改革获得;而冷战结束以来,日本失去变革动力,经济陷入长期低迷、政局混乱,加之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打击,国家发展遭遇瓶颈,也使得很多日本民众对国家前景失去信心。
与之相对,被日本视作“参照物”的中国近年来发展迅速。从上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到2010年GDP被中国超越,日本对中国的态度从“傲慢的优越感”跌落为“不服却不自信”。日本国内民调显示,民众“焦虑和失落”情绪日增,对中国好感度下滑。
其间,小泉内阁曾借用“历史问题”煽动民族主义情绪,因违背史实和道义,最后被证明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如今日本右翼势力转向以中日钓鱼岛、韩日独岛等岛屿争端为抓手,用心如出一辙,结果也料难如愿。
从东北亚地区形势来看,中国崛起,美国重返,韩国在独岛之争上显示了强硬态度,日本炒热地区局势只能使自己陷入孤立;从两岸关系看,大陆和台湾日趋紧密,两岸三地民间联合出击保钓;从经济合作看,日本政府提出的“政治和经济完全分离”的政策不可能实现……如中方反复重申的,能否真正做到以史为鉴,与亚洲人民携手面向未来,主动权仍掌握在日本手中。
“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纪念不同于一般的建交庆祝,更需要回到原点反思”。黄大慧指出,日本必须认清曾经的侵略战争所带来的灾难,为维护当前地区和平做出贡献以谢罪,这种贡献,显然不能是热炒岛屿争端和参拜靖国神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