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焦点新闻

内蒙公选70后副厅80后副处干部 组织部长谈"逢提必疑"

2012-04-05 06:48:59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特邀嘉宾: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长 李鹏新

  在“刚性”引进人才的同时,注重“柔性”引进,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做到以用为本

  虽然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速曾连续八年保持全国第一,但依然属于欠发达地区,依然面临人才匮乏的“瓶颈”。如何破解“引才困境”?

  李鹏新:在解决“引才难”问题上,我们重点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以更加开放灵活的理念广纳贤才,在“刚性”引进人才的同时,注重“柔性”引进,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做到以用为本。2010年以来,我们柔性引进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30余名。二是依托优势特色产业,坚持引进重大项目、技术、资本与引进人才智力紧密结合,吸引人才到内蒙古创新创业。比如,我们依托乳产业,先后引进了来自剑桥大学、澳大利亚的多位博士。三是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人才交流合作,提升引才育才用才水平。重点推进新一轮京蒙区域合作和对口帮扶,互派挂职干部87名。借助国家政策支持,接收“博士服务团”成员挂职锻炼,选派“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研修学习。

  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古和其他中西部地区一样,人才流失问题一度比较突出。如何打破“孔雀东南飞”的尴尬局面?

  李鹏新: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首先,为人才提供事业发展平台,大力建设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产业园区等人才创新基地。其次,制定实施富有含金量的人才支持政策,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创新创业资金,让各类人才感到在内蒙古工作有前途、有荣誉、有保障。第三,提高区外人才对内蒙古的认知度。经过努力,人才回流逐渐增多,包括“千人计划”专家在内的一些内蒙古籍优秀人才回到家乡发展。

  2010年,内蒙古经济总量进入全国第十五位,而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为第二十六位。为改变这种状况,内蒙古也在积极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在推出人才新政的过程中,组织部门有哪些创新之举?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方面,有哪些新措施?

  李鹏新:这几年,我们在吸引、选拔人才方面确实推出很多新政。如从2010年开始启动实施的“草原英才”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引进、培养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200名。通过“草原英才”工程这个龙头,把全区人才队伍建设任务项目化、部门化、资金化。现在各级政府对人才的“投入”不断加大,内蒙古自治区2012年“草原英才”专项资金达7000万元,比去年翻了一番,为各类人才的成长提供了物质保障。

  在年轻干部选拔任用方面,加大了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力度。近几年,公开选拔了一批70后副厅级干部,各盟市公开选拔了一批80后副处级干部。今年,我们重点实施“四个一批”计划,即从党政机关选拔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工作,安排一批基层年轻干部到机关工作,从相对落后地区选派一批年轻干部到发达地区学习挂职,跟踪培养一批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80后优秀选调生,逐步建立起面向基层一线的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格局。我们还出台了高技能人才社会化考评管理办法,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作者:  编辑:刘丽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