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五兄弟赡养遭遗弃老人17年受乡邻称赞

2012-04-05 05:27:00 来源: 京华时报 
字号  

91岁的于秀英与赡养她17年的五个“儿子”拍了一张全家福。

  百善孝为先。密云县十里堡镇庄禾屯村的赵合林、赵合明、赵合臣、赵合忠和赵合文五兄弟,用自己的行动印证着这句古训。而他们的孝行被远亲近邻所传颂,更是因为十多年来他们义务赡养了跟他们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的老人。

  17年前老人被养女弃管

  “您吃饭吧,大妈!”3月底的一个中午,老大赵合林给91岁的于秀英端来了热腾腾的饭菜。吃完饭,好热闹的于秀英老人和她的五个“儿子”一边拉着家常,一边在屋里给几盆花浇浇水、松松土。这样安逸的生活,让17年前与老伴沦落街头捡垃圾的于秀英不敢想象,没生一儿半女的她在被自己养育了20多年的养女“弃管”后,竟然在这无亲无故的五个“儿子”家一住就是17年。

  被赡养的于秀英老人和老伴儿原来也是庄禾屯村人。早年间两位老人因不能生育抱养了一个几个月大的女儿,养女20多岁时嫁到了内蒙古,老两口前去投奔。可养女不仅没成为于秀英的贴身小棉袄,反而嫌弃他们累赘,动辄吵架。帮女儿把孩子带到上小学后,老两口实在忍受不了,一赌气就在1995年又回到了庄禾屯村。可当初卖掉了家里的房子使他们无处栖身,把户口迁到了内蒙古也让他们无法得到村里的救济、福利。当时已七旬的两位老人只好每日出去捡废品,租住在一间小房内。

  共出资给老人盖新房

  听说这件事后,赵合林坐不住了,觉得老人太可怜了,好心却没得到好报。他和几个兄弟一商量,就把两位老人接到了为父亲准备的一座院子里,让他们与自己的老父同住。两位老人搬过来之后,赵合林哥儿几个今天提斤肉,明天送袋米,后天又把包好的饺子端过来……天热了,哥儿几个抢着买电扇、装空调、买冰箱;天凉了,又给老人送来新棉衣、棉被。更让于秀英老两口没想到的是,2003年,五兄弟共同出资再次翻盖了房子,让他们也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

  不卖房留给老人住

  “17年了,要不是我这五个‘儿子’我哪能活到今天啊!”提起往事,91岁的于秀英老泪纵横,“我家老头儿2009年走了,可是他走得安详,走的时候一点罪都没受着”。

  五兄弟之一赵合文说,去年12月,他们五兄弟的老父也去世了,家里就剩下老太太一个人。“前两天有人要出小20万买这幢房子,可是我们没卖。我们哥儿几个合计开春后,再找个租房的,和大妈一起住,有个伴儿也有个照应。到时把房租都给大妈,岁数大了,老人手里都愿意攥点钱!”

  一年下来,兄弟五人光为老太太的日常生活、看病等就要支付上万元钱,这么多年下来,不是一笔小数目。今年春节前烧暖气的锅炉坏了,兄弟几个二话没说就给老人买了个新的,这一冬天连烧暖气带做饭要用五六吨煤,又是五六千块钱。“这些可不能让大妈知道,大爷和我爸都没了,她总是怕连累我们。”赵合文说。因为于秀英老人很清楚,除了老五赵合文有固定工作,其他哥四个都是地道的农民,收入不多,就算农闲时帮人干点泥瓦匠的活,垒一天砖也挣不了几个辛苦钱。

  “都说我命不好,没能养育一儿半女,可是我能遇上他们哥儿五个却是福气。他们照顾我,就是亲儿子也不过如此呀!”这位91岁的老人,虽然满脸皱纹饱经沧桑,但闪耀在她脸上的,却是无尽的感激和对现实的满足。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赵鹏本版摄影本报记者张斌

[作者:吴博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