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32县市一把手写转变 民权:产业集聚之路越走越宽广

2012-10-22 09:48:00 来源: 大河网-河南日报
字号  

  发展制冷产业,路在何方?一个地方,区位环境、资源禀赋,往往是发展常数,思想观念、干部作为,则是发展的变量。必须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转,就要转变思想观念;转,就要转变工作作风;转,就要转变产业现状。

  基于这种认知,我们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加速转移的大背景下,民权向外借力,扩大开放,走出去、引进来,大力承接产业转移,着力练好“三功”:

  强化“硬功”——搭建发展载体。加快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建成区面积由不足6平方公里拉大到16平方公里,规划面积达27平方公里,为制冷产业发展拓展空间,增强承载能力。

  练好“软功”——营造发展氛围。统一干群思想,形成发展合力。在央视连续播出了“打造中国制冷产业基地”的宣传广告,在重点招商区域的主流媒体上发布了招商公告,提升“民权制冷”产业的影响力。

  提升“内功”——优化发展环境。把优化环境作为“第一引擎”、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让优秀的干部、优越的待遇、优良的环境和有力的保障服务企业发展。一位来民权投资的客商说,“民权服务企业360度”。

  务实发展,关键在做。我们客观分析全国制冷企业分布现状,立足实际,科学招商,承接转移,壮大集群,科技创新,强化支撑。

  积极承接制冷产业转移。我们在全国三大制冷产业集聚地——浙江宁波、广东中山、山东青岛,奔波千里,无数次造访,凭着一股子钻劲、实劲和韧劲,吸引浙江香雪海整体搬迁民权、中国制造业500强之一的万宝集团落户民权,青岛工业“五朵金花”之一的澳柯玛“出嫁”民权。

  项目落地投产又好又快。有很多企业从建厂到投产仅用了半年时间,多数当年建厂,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益。总投资12亿元的香雪海生产基地从浙江搬迁到民权,从厂房破土动工到第一台冷柜下线,仅用了短短3个多月时间,开创了国内制冷行业建厂投产速度之最。万宝电器项目一个关键性节点工程,我们只争朝夕,60天的工程量仅用了13天,赢得了客商的交口称赞。

  创新发展根基愈加牢固。设立了中科院制冷专业院士工作站,建成全国第四、河南唯一的制冷检测中心,检验检疫民权办事处,产业工人培训基地,为制冷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推动“民权制造”向“民权创造”转变。

  在民权,制冷产业重新“热”起来,一个“冰熊”趴下了,数十个“雄兵”站起来。如今的民权产业集聚区,入驻制冷整机装备企业20家、配件生产企业30余家,150多个配件在县域内基本实现全配套。冷藏保温车市场占有率连续4年位居国内同行业之首。到今年年底,冰箱冷柜、冷藏保温车年产能将分别达1000万台、1.5万辆。民权产业集聚区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十先”产业集聚区、河南省冷链物流装备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被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重新挺起胸膛的民权工业,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产业支撑,助推了新型农业现代化。民权先后获得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河南省粮食生产大县”称号,城区框架由15平方公里拉大到50平方公里,200栋大楼拔地而起。

  面对制冷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我们清醒认识到,产业规模还不够大,链条还不完善,科技附加值还有待提高,国内国际市场还需进一步拓展。我们仍需在持续转变中,推动民权制冷产业由小变大、由散变聚、由弱变强。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走好“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

  东方风来满眼春。乘着省委、省政府支持商丘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的大好机遇,民权将顺势而为,夯实产业基础,提升产业层次,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向“中国冷谷”目标迈进。

  (作者系中共民权县委书记)

 

[作者:王仲田  编辑:赵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