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思念食品启动退市程序 创始人李伟拟5亿多赎回

2012-10-22 08:46:00 来源: 京华时报 
字号  

  

  从去年以来多次陷入质量门的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将从新加坡交易所退市。记者昨天从思念公司证实,该公司大股东已于本月15日发出收购要约,思念食品将在大约100天内完成私有化退市程序,创始人李伟拟花费5亿多人民币赎回。

  累计募资20亿拟5亿多低价买回

  据介绍,10月15日,新加坡股市开盘前,思念食品大股东李伟及其一致行动人发出私有化要约,收购价为0.186新币/股。按照新加坡交易所规则,思念食品将在今后大约100天的时间内完成退市程序,但“理论上成功与否存在不确定性”。

  “上市是思念历史上最大的一个里程碑。”2006年8月,李伟在新交所“敲响”上市的铜锣。如今不过6年多时间,思念却又要从新交所退市。

  对此,思念方面表示,大股东要购回,这对投资者来说,并不是一个坏消息。李伟这样解释原因,“市场交投清淡,流动性差,再融资困难,这种情况下维持上市公司成本高昂,没有意义。同时由于交易量低迷,不少投资者退出困难,大股东收购给大家一个不错的套现退出的机会”。

  思念食品在本月10日停牌之前,李伟直接或间接持有思念食品46%的股份,其一致行动人持有13%的股份,也就是说,李伟需要从市面上收购41%的股份,而这部分股份的价值,约为人民币5.35亿元。而2006年思念食品在新加坡上市募集资金5亿多人民币,再加上此后的一次再融资和一次大股东批股(大股东减持股票),思念在新加坡证券市场上募集资金大约20亿人民币。

  对于如此低成本的赎回,李伟表示:“站在资本市场的角度上,低买高卖是一件很自然的决策。现在股市比较低迷,思念食品的价值也被低估,逢低吸纳比较合算。”

  “上市意味着公司公众化,在证券市场上购买思念食品股票的投资者都是它的主人,对各项公司决策有投票的权力,大大弱化公司管理层的决策权”,李伟还表示,思念食品退市之后,公司在决策上的自主权更大,公司会做一些上下游的并购,以及一些资产的剥离和注入,当然,私有化之后,这些决策更加自主也更利于保密。

  屡次陷入质量门疑沦为资本运作工具

  尽管李伟表示,上市使得思念由一个纯粹的国内企业和私人公司成长为一个治理结构相对健全、决策体系科学、内控体系完善的成熟的现代化公司,但是在整个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思念食品近年来不仅频陷质量门,其销售营业额也一直裹足不前。

  今年4月,广东省工商局发布信息称,2011年四季度抽检发现,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华面点西湖棠菜猪肉包”和“猪肉煎饺”过氧化值项目不合格。而在今年2月,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在思念牌汤圆内吃出了创可贴,同时附上了照片;随后,另一名北京网友也发微博和照片称,在思念牌水饺内吃出了塑料泡沫。去年10月-11月,思念、三全等速冻食品曾相继被查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

  2007年思念食品销售额还是22.17亿元,而到了2009年,骤降为18.7亿元,2011年再次下跌为18.3亿元。

  关注思念食品多年的营销人士王建新认为,公司控制人李伟的精力已逐渐从实业转向资本运作,所谓的速冻食品也好,商业地产、酒业也好,最终都是李伟从事资本运作的一个工具、载体,这些年,李伟其实已经在实业经营之外,构筑成一个庞大的资本运作平台,而他运作这些项目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上市”。

  据了解,2006年8月,思念食品于新加坡上市;随后,李伟旗下商业地产公司中部大观也于2008年2月在新加坡上市;2011年2月,同样由李伟等人控制的酒业企业杜康控股,也在台湾资本市场以TDR形式成功上市融资2.55亿元。

  对于此次思念退市后是否有可能“卖”到市盈率较高的A股或H股,李伟的表达隐含玄机:“思念食品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按照新加坡法律规定,完成私有化程序,然后梳理公司架构、整理公司业务,练好内功,至于未来,资本市场永远存在各种可能。”  本报记者胡笑红

[作者:程春雨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