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条件上的差距,谁不愿意就近入学呢?”
曾晓东教授主持的调查中,有一个数字让她惊讶,“所有被调查城市中,超过70%的家长都赞成择校。”
对此,王磊很无奈:“如果没有条件上的差距,谁不愿意就近入学呢?”
据《北京小升初项目总报告》,一些被家长称为“牛小”的小学,实验设备从英国进口,校庆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运动会在鸟巢举行,学生文艺表演在国家大剧院举行。
教育资源不均衡被认为是择校热的直接原因。细究起来,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短暂确立的重点学校制度、恢复高考后实行的发展重点中小学等政策,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并导致城乡之间差距扩大,独生子女政策让家长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愿望日益迫切……这些社会、经济、文化的深远背景,都是择校现象的深层注解。
“城市的择校现象比农村的返校现象严重,经济发达地区的择校问题比欠发达地区的严重。”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亮奎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择校问题表面上看是一个教育问题,其实是一个社会问题。”
当超过7成的家长都赞成择校时,他们的焦虑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焦虑。将竞争力作为终极目标的家长们,越来越多地考虑10年后的另一种选择:出国。为此,他们必须在每一阶段深思熟虑。
“可以肯定,普通高中跟公立学校相比,毫无竞争力。”家住顺义区的林竹最终为孩子选择了附近的一所私立学校。她不用像公立学校一样考虑过年过节给老师送什么礼,入学不需要特别面试,不用学奥数,车接车送,包一天三餐,而且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特别亲切。据说,一位老师在学校批评了一位学生,放学后还特地打电话问家长,孩子有没有因此而不高兴。
尽管这所学校学费不菲,一年6万块,但她算了一笔账:在中关村附近上一所好的公立学校,找关系、择校费、找房子,一年下来最少要十几万。
这所私立学校为从幼儿园到高中一贯制。到了高中,学校会分剑桥高中和普通高中,前者针对出国留学,后者则是国内大学方向。
高斌的儿子今年刚入幼儿园,但已经想好,以后“要铺一条让孩子出国留学的路”。因此,他对于幼儿园、小学、中学,只有一个择校准则——真正注重素质教育的好学校。
上幼儿园之前,3岁的儿子就被高斌安排到“全英语”环境生活,每天八九个年龄相仿的孩子跟着一个英语老师做游戏,家长可以在旁边照看,但“不能用中文说话”。
“每个家长心中好学校的标准都不一样。”在高斌眼里,大部分升学率高的学校可达不到他的好学校标准。遍访京城,他终于发现了一所中学符合自己的标准——注重提高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的领导力,是在搞真正的素质教育。
“家长们对于优质教育的需求是值得尊重的。第一步,至少要让择校变得可被讨论。”曾晓东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在她看来,“‘就近入学’只能是一种政策目标上的完美。”在人口流动的现实需求与社会分层环境下,国家应该放弃这种完美,通过标准透明、程序公开,在阳光下运作招生,公办学校可以区分为精英和普通,并借助民办和补习学校,严格学区划片标准,分担择校压力。
不过这样的观点,在教育学界并不占主流地位。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便旗帜鲜明地表示,要取消择校制度,坚持就近入学。“政府用公共财政提供的公办教育,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是一种普适性的基本公共服务。公办学校不允许分成三六九等,所以选择性应该体现在民办学校上。公办不择校,择校找民办。”
关于择校的立场,学界观点异同。然而,不论是公众意见,还是择校产生的后果,中国教育界一直缺乏实证研究数据。
进入21世纪,国家政策终于转为关注教育均衡、增强薄弱学校以解决择校现象。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切实解决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等。”
9月13日,教育部表示,要把区域内学生就近入学比率和招收择校生的比率纳入考核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指标体系,切实缓解“择校热”。
当然,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这样的进程仍然缓慢无期,指望不上。他们的所有目光和心情,仍然在唯一的孩子身上。
开学一周多了,张琳的“家长qq群”每天都有人在讨论孩子上学的事,发什么书了,形体裤和彩色粉笔在哪买,留了什么作业……最近,家长们讨论的话题是,教师节该送什么礼、怎么送。
以为如释重负的张琳这才意识到,入了小学根本不是得到解脱,简直是又上了一层“小夹板”。现在,儿子小雨从周一到周五的课后辅导课都被安排满了,科普魔术,小小建筑师,书法……张琳的考虑是:“都学着,谁知道以后哪个有用。”
说起现在最担心的事,张琳想了一会儿,“高考,全家户口都不在这,不知道以后什么政策。”(应采访对象要求,本文中所有受访对象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