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工业化城市化破坏古镇慈城水系 排水问题难解

2012-06-20 15:21:00 来源: 钱江晚报 
字号  

    昨天,冯俞宅建筑群周围的大水还没退去,一辆三轮车正在水中前行。本报记者 盛高 摄

  本报记者 邵巧宏

  才一入梅,大雨就倾盆而下。

  四合院乍一看像游泳池;车子开过,民权路波涛汹涌;成片成片的古建筑群被淹,千年古镇江北慈城成了“威尼斯”。

  昨天早上雨终于止住了,记者再次探访古镇时,水只褪去了一点点,成片的古宅依旧浸泡在水里,苍白无声。

  是什么原因,让这座千年古城如此狼狈,只要一下雨就被淹?未来慈城的水怎么治?昨天,记者进行了了解。

  这场暴雨已整整下了两天,慈城地区的总降雨量已达到258毫米。

  主干道民权路上有两三公里的积水带,四合院俨然成了小型游泳池,连全国文保单位冯宅都被雨水倒灌。

  昨天早上,雨止。雨后的古镇恢复平静了吗?昨天,记者再次探访慈城。

  主干道民权路上的雨水已经褪去,但许多民宅的水依旧没有排出。

  太阳殿路上的整片古建筑群仍旧浸泡在水里,最深能到膝盖。

  冯俞宅原是明嘉靖三十二年进士布政房主人冯叔吉古宅的一部分,其中冯宅已经历了600多年历史风霜,整个建筑群是江南地区少有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

  可一场暴雨,让眼前的古宅汪洋一片。墙面水迹斑驳,外墙上石灰脱落,整个建筑群仿若一座废旧的砖瓦块。

  从前天开始,一直到昨天下午,冯俞宅已经在水里浸泡超过了30小时。

  对此,宁波的“文保狂人”、2008年曾获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的杨古城很是不满。他告诉记者,砖墙结构的古建筑里外都贴着一层石灰,就是靠这层石灰粘着整个墙面,水一泡肯定会有松动脱落。

  “这样泡下去,冯俞宅不知道要减寿多少年!”杨古城说。

  原因

  工业化、城市化,原来的水系遭破坏

  在冯宅的门口,记者碰上一位卢姓的老大爷,在这里已经住了72年。

  在他的记忆里,古城从上世纪末开始,一遇大雨,冯宅就会被淹,民宅进水更是家常便饭。

  作为千年古县城,2010年10月,宁波为了对慈城进行保护,还颁布了国内首部古县城保护条例。

  可仅仅一场暴雨,就让慈城成了“水城”。

  慈城的积水为何排不出去?慈城镇党委副书记褚有为归纳出了两点原因。

  工业化、城市化被他排在了最前面。

  古时的慈城,周边都是农田,城内一般是一街一河,城外还有护城河,整个水系一脉相通,最后排入姚江。

  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古城周边的土地都建起了厂房、高楼,再加上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慈城流入姚江的口子上建起了姚江大闸,大闸一关,慈城内的水系就成了死水。

  一面河水变臭,一面路不够宽出行不便,于是城内的小河都被填埋造路,渐渐地,当暴雨来袭时,三面环山的古城就成了“水城”。

  困惑

  现有的方案都无法解决古城排水难题

  一下暴雨,慈城就只能成为“水城”吗?记者了解到,目前慈城外围的排水系统是由政府在做,而古城内则由宁波慈城古县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下简称“慈开”)来做。

  褚有为说了一个数字,在过去5年,慈城在水利方面已经砸下去了10个多亿。

  一个是“姚江东排”工程将新增一排口;一个是慈江的整治清淤工程等。

  另外,政府在慈城的东西两面建了两个排涝站,其中东面的2009年汛期已启用,另一个今年8月前可以启用。

  做了这些工作后,慈城积水问题能解决了吗?答案依旧是否定的。

  褚有为认为要达到20年一遇的防治标准,还是有些困难。

  而对于古城内的排水系统,慈开总师办主任段闻生说,在2002年到2007年期间,他们曾做了一个论证:是否可以恢复古时“一街一河”的样子。所谓的“一街一河”就是每条道路旁都有一条同样宽的小河。

  然而这个方案最终被否定,原因有两个,其一古城道路太窄,如果恢复小河,机动车就无法同行,还有一个原因是只要姚江大闸还在,恢复了小河也是死水。

  在慈开公司的十二五规划中,有一条是明确的:将恢复东西走向的一条解放河。慈开还有一个计划,是按照50年一遇的标准重新修整环古城城墙,将山水挡在城外,不过这个计划在十二五期间还看不到。

  而对于古建筑冯宅,2009年时慈开曾出于景观需要在它的前面恢复了一条200米长的小河,然而这对于冯宅的排水来说,根本不起作用。

  对此,段闻生显得很无奈,“冯宅地势比较低,标高在2米,而护城河的一般水位就是1.7米,像昨天,冯宅的水位和护城河是相平的,所以只有水系打通,水才能出去。”

  无论是政府在打通外围水系时,还是挖开疏通古城内水系,都面临着问题,就是钱。

[作者:刘欢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