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河南一女士22年默默捐助37名学生

2012-04-02 06:41: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字号  

  近一段时间,在河南郑州,一位衣着朴素的女士,感动了许多人。自希望工程在河南开展以来的22年里,这位并不富裕的女士每年都慷慨解囊,陆续资助了至少37名陌生的孩子。面对媒体的采访,她却一再要求不公开她的姓名,坚持做一名匿名的捐助者。

  “一定不要写我的名字,全当是别人做的。最重要的是向社会、向人们呼吁:不要忘记那些困难群体,要帮帮他们。”她说。

  微博揭开多年秘密

  3月8日,河南省希望工程办公室的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消息:“今天上午,我们办公室来了一位女同志,说要过一个有意义的‘三八节’,向希望工程捐赠了3000元,救助3名小学生。然后,(她)面带幸福的微笑离开了。”

  这条微博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不少记者致电河南省希望工程办公室,要求采访这位女士。可“希望办”的工作人员称,这位女士特别强调不许对媒体透露她的情况。

  这位女士,早已是“希望办”人人皆知的名人,因为她捐助贫困孩子已经不间断地持续了22年。“希望办”工作人员石恩庆说:“我在省希望办14年了,年年春节后都见她来,每次一捐都是几千元。”

  石恩庆对此人的情况也了解不多,只知道她是国家一级演员,曾获得过全国戏曲、电影的各类奖项。“可你从衣着上根本看不出她是个搞文艺的,每次来捐款穿的都是洗褪了色的旧棉袄和旧棉裤。她总说,攒点钱资助几个孩子比吃好穿好更高兴。”石恩庆说。

  2010年12月,在河南希望工程20周年座谈会上,这位女士曾作为典型代表到场参加座谈并发言。但10分钟发言完毕,她就起身离席,避免引起媒体关注。

  河南省希望办工作人员承东升说:“她和希望工程早有约定,就是她不愿公开姓名,不愿接受采访,只想安安静静地捐款。”

  陆续资助37名学生

  经多次努力联系,记者终于采访到了这位女士。今年57岁的她,住在一栋20年前建造的老式家属楼里,两室一厅的住房只有70多平方米。

  “家有房屋千万所,睡觉只需三尺宽,买那么多房子住不了,要房干什么?”女士说,这套房里原本住着她婆婆和儿子一家三代,如今儿子要结婚,她便把一套27平方米的单位集资房给了儿子作新房。

  老人对孩子如此“抠门儿”,可在捐款资助其他孩子时却十分大方。20多年前她第一次捐款,就把自己近一个月的工资200元给捐了。

  她说,当时为了演好小品中的一个角色,她跑到郑州一个聋哑语训班体验生活。看到那些漂亮可爱的孩子张嘴发不出声音,连最简单的“妈妈”都说不清,刚当母亲不久的她,“真就觉得他们都是我的孩子,特别难受”。

  之后两年,每次演这部小品,她都将酬劳捐给聋哑语训班的孩子们。那些年,她参演的小品或话剧,大都是爱心故事,都有“原型”,她演出的酬劳基本都捐了。

  后来,同事告诉她,河南成立了希望工程办公室。她立即前去了解情况,并决定改向希望工程捐款。她说:“希望工程运作透明,我可以跟贫困孩子‘手拉手’、‘结对子’,资助他们完成学业,不用担心钱到不了孩子手里。”

  她的家里保存着一叠希望工程的“结对资助卡”,还有十几张大额捐款收据。记者粗略计算,从通过希望工程资助第一个孩子到现在,她每年至少资助一个孩子,目前已经结对资助34个孩子,还资助3名大学生每人4000元学费。

  捐款行善已成习惯

  这位女士回忆道,最初通过希望工程资助一名孩子完成小学学业需要200元,可那会儿,她和爱人月薪总共400多元。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她和爱人经常靠培训学生、写剧本等额外收入贴补家用。

  10年前,她生了一场重病,险些丧命,可即便在这急需花钱的时候,她还是一如既往地资助了3名贫困生。“捐钱者是孩子们的希望,我不捐了,孩子们咋上学?”她说。

  “钱少了一年捐助一个,钱多了就捐助两三个。只要去做,积少成多,坚持20年至少也能资助20个孩子。”她说,2010年退休后,她的职称升了,工资涨了,看病也能报销了,剩下的只有感恩了。她现在的愿望是,在有生之年帮助100个贫困的孩子上学。

  对这位女士来说,行善的“习惯”早已融入血液。她不仅多年不间断地到省希望办资助孩子,遇见其他大事儿需要捐款,她也很积极。汶川将大地震后,她不仅积极参加赈灾义演募集善款,个人还前后两次捐款达1万元。

  “她是好人!走在路上看见纸屑、塑料袋,她都会弯腰捡起来扔进垃圾桶,更何况捐款助人。”同住一个小区的同事这么说。面对记者,她说:“每次到省希望办,翻开那厚厚沉沉的一本待资助孩子的资料时,我的心里都觉得沉甸甸的,合上资料本时只觉得自己的力量真是太小太小了。”

  “这么多年来,这位女士一直坚持和希望工程合作,将爱心行动不断地延续着。这种朴实的情怀和精神,促使我们更加认真地做好希望工程工作,不辜负捐款人的厚望,让每个人的爱心都能送达最需要的人手中。”河南省希望办主任王晓旭说。王晓凡 本报记者 韩俊杰

[作者:吴博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