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十九路军淞沪抗战照(组图)

2013-03-25 09:22:00 来源: 环球网 
字号  

蔡廷锴与谭启秀

  “一·二八淞沪抗战”是1932年1月28日——3月3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犯上海的作战,又称“一·二八”事变。

  事变爆发前,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串通日本上海公使馆助理武官田中隆吉,蓄谋在上海制造事端,引发冲突。1月24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向上海增兵。当时负责防卫上海的中国军队是粤军的十九路军,由蒋光鼐及蔡廷锴指挥,京沪卫戍司令为陈铭枢。陈铭枢及十九路军主张应付日军挑衅,但国民政府会议后则主张忍让,并于1月23日由军政部长何应钦下令十九路军五日内从上海换防。

  1月28日23时30分,日军海军陆战队2300人在坦克掩护下,沿北四川路(公共租界北区的越界筑路,已多次划为日军防区)西侧的每一条支路:靶子路、虬江路、横浜路等等,向西占领淞沪铁路防线,上海军民义愤填膺,担负沪宁地区卫戍任务的第19路军3个师共3万余人,第60、第61师分驻苏州、南京一带,第78师2个旅驻守上海,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抗战。防守市区的第156旅,在前来接防的宪兵第16团主动配合下,打退由横浜路、虬江路、宝山路进攻的日军,29日夺回天通庵车站和上海北站。日军败退租界,通过英、美等国领事出面“调停”,达成停火协议,缓兵待援。上海民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纷纷组织救护队和义勇军,积极支援第19路军抗战。

  淞沪抗战本来有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闸北阵地取得大捷,蒋光鼐决定趁势追击,发起反攻。所有参战部队进入了指定作战位置等待命令。蒋光鼐和蔡廷锴两人热血沸腾。这时候,蒋介石发电,令十九路军迅速停止进攻!蒋光鼐一如既往“忽视”了这份电报。继续等待时机……这时,又一份电报送到蒋光鼐和蔡廷锴手中,是陈铭枢的电报。陈铭枢一改前份电报中对十九路军战绩的兴奋和对未来战绩的激动,也令蒋光鼐停止进攻!

  面对蒋介石,蒋光鼐想抗命;但是面对陈铭枢,蒋光鼐就难了。十九路军终究是陈铭枢的部队,蒋光鼐和蔡廷锴都十分敬重陈铭枢。他们含着热泪,下达了停止进攻的命令……所有将士都不相信这道命令,认为是通信员误传,甚至认为通信员是奸细,不断将通信员扭送军部或者求证命令的真实性。得知真的停止进攻后,不少将士嚎啕大哭,有的人抱起步枪冲向了日军阵地,随着几声枪响,倒在血泊中。这是淞沪抗战中最大的遗憾。当时我军兵力甚至多于日军,如果按照计划发动进攻,完全可以取得更大胜利,夺回阵地。

  后来,中国军队在国民支持下,在江湾一带抵抗日军进攻至3月2日,由于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形成腹背受敌的局面,于是全面从前线后撤。3月3日,日军占领真如、南翔后宣布停战。5月5日,中日在英、美、法、意各国调停之下签署《淞沪停战协定》。日军返回战前防区(上海公共租界北区、东区及其越界筑路地带),中国军队暂留现驻地(沪宁铁路上的安亭镇至长江边的浒浦一线),交战区划为非武装地区。

  这是一组反映十九路军在淞沪会战中英勇抗击日军的罕见现场照。

[作者:陈海峰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