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零食、泡面、扑克、马扎,一样都不能少。”来自河南许昌的美甲师诗诗想起每年春运回家的场景,笑着对中新社记者说。
诗诗本名王丽男,今年25岁,来北京已七八年。“三年前,要买票都得五六点起床,售票点还没开门就要去排队,到窗口还不一定有票,就得买站票然后买小凳子。”
中国2013年春运于1月26日拉开大幕,至3月6日结束,为期40天。预计全国铁路将发送旅客22450万人,道路的旅客运输量为31亿人次。
在这场浩大的“中国式回家”中,充满民间智慧的“春运神器”,催热了中国特色春运经济。除了诗诗所说的“老四样”之外,号称“硬座必备”的“鸵鸟枕”、名为“硬座宝”的睡眠支架,以及“只需几块钱、站票变坐票”的“便携折叠纸凳”如今都成为新上榜的“春运神器”,被网友炒得火热。
记者上网搜索发现,这种能让人把头完全埋进枕头里坐着睡觉的“鸵鸟枕”,一个月内已在淘宝卖出上千件;被网友戏谑为是“没挤过火车的人设计”的一款“硬座宝”,也在一家自称官方的网店里月卖近800件。此外,春节高速路小客车免费通行,让更多人选择开车回家过年,汽车座椅靠垫、节油宝,也因此大卖。
专家认为,春运经济是中国独有的一种现象,不仅仅是存在于旅途中,更多的人是在城市里打工,回老家再消费。
北京西客站内一家超市的一位店员对记者表示,每年春运时,零食、土特产的生意都“异常的好”。平时58元的袋装烤鸭春运期间涨到78元,每天还至少能卖个四五十只,“像方便面,一不小心就卖个几十箱。”店员指着身后堆得高高的方便面箱子对中新社记者说。
在北京,这些游商小贩的上游,来自当地规模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兼零售市场——天意商城。春节临近,天意一家销售“汉斯母”品牌箱包的店主表示,近期销售量是平时的一两倍。而经营“宾豪”行李箱销售摊位的张春青也称,每年到了春运前,店里“根本站不下人,你根本就没地方跟我说话”。
在春运经济不断增长的过程中,车票仅仅是回家的一个途径,随之产生的消费可以是经济效益、是人情,更是一种思乡情愫的载体。
作为2亿多春运铁路乘客中的一员,诗诗已经买好了9号回许昌的车票,背包里的瓜子、啤酒、泡面和扑克等“神器”足够她应付9个小时的旅程,提箱里装满了带给父母的烟、酒、茶叶,还带着那颗盼归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