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新疆福海1月27日电 题:新疆乌伦古湖“踏雪寻鱼”:从渔猎谋生到旅游“六合一”
中新社记者 程勇
冬季的新疆乌伦古湖冰面,气温零下40摄氏度。“捕鱼郎”李强全身上下裹得只露出眼睛,棉帽檐挂着冰霜。
过年五旬的李强是这里的“老把式”,在他的指挥下,渔工们把长达800米的大渔网从货车上抬下。上午9时许,乌伦古湖冰面亮起,一场冰湖冬捕即将开始。
冬季冰上大拉网捕鱼是当地传统捕鱼方式,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这种壮观的场景在中国仅现于吉林查干湖和新疆乌伦古湖、博斯腾湖。冬季的乌伦古湖冰面最厚可达1米,积雪最厚达30厘米。在冰与雪的环境下捕鱼,被当地人俗称“踏雪寻鱼”。
冰上捕鱼与水上捕鱼不同,渔工需先在冰上凿眼,把渔网放进水里,再借助各种工具控制渔网位置,最终把网和鱼拉出冰面。
李强和渔工一起忙碌着,有人整理网具,有人用喷灯烧烤机器,有人用冰钏(钻冰工具)凿冰眼。11时,渔工们开始下网,两张长达800米的渔网在冰下形成一张约1公里长的巨网。
乌伦古湖面积达1035平方公里,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境内,是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和新疆北部最大的天然渔业基地,出产白斑狗鱼、欧鳊、野鲤、河鲈等20多种鱼,年产量达到4500吨。
如今,冰湖冬捕在当地已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渔猎活动。李强所在的福海县依托乌伦古湖天然优势,将其开发成了一项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项目。
经过近5个小时的等待,冬捕高潮时刻终于到来。
在绞机的牵引下,大网被缓慢地拉出冰面,刚开始网上零星挂着水草、小鱼,渔工们不停地将小鱼摘下来投入放生孔。最后拉出的是一个巨大的“网兜”,数不清的白斑狗鱼、东方欧鳊、鲤鱼相继出水,在网上活蹦乱跳。前来观看冬捕的人们欢呼着,争相目睹眼前的壮观场景。
乌伦古湖的野生鱼价格不菲,每公斤售价可达100多元人民币。上世纪70年代,乌伦古湖曾一网打出83吨鱼,几十个壮小伙子从冰窟窿里捞了一天一夜才捞完。
李强的祖祖辈辈靠打渔为生,如今他一年中仅捕鱼的收入就可达七八千元。从20世纪90年代起,他还和当地渔民一道去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传授渔业技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