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柴静否认"冯唐为她离婚":我连辟谣的兴趣都没有

2012-12-16 13:15:00 来源: 重庆晚报 
字号  

  昨日,央视记者、女主持人柴静讲述十年央视经历的新书《看见》在北京首都图书馆首发,邱启明、崔永元、白岩松等媒体同行作为嘉宾助阵首发式。活动中,柴静分享了在央视工作中的感悟,并对之前流传的作家冯唐为她而离婚一事说明了自己的态度。此外,该书特约编辑、《读库》主编张立宪也讲述了柴静生活中的一些趣事,白岩松还特别澄清了书中曝料他“不习惯跟女生单独讲话”一事。

  封面照片是在重庆开县采访所拍

  《看见》一书的封面是柴静在一个采访现场,昨日柴静特别提到了这张照片。柴静介绍说那是2006年她在重庆开县马柳乡采访时所拍,她自己也因为采访事件很喜欢这张照片。接着,她为大家讲述了马柳乡的民主故事:农民想修山村公路,但困难在于要协调很多关系和利益。照片中的一个老人是村里的生产队长,他来负责开会协调,在制定好规矩并通过绝大部分村民的同意之后,将写了规矩的纸贴在了祠堂门口,但允许大家反悔然后重新开会讨论,这张纸被反复揭下来五次,最后的结果是尊重原来的决议。钱花出去,路修好了,没有任何人闹事。柴静说:“这张照片给我一个信念,我们用不着去向外来的世界刻意去学习什么模式,我们只需要解开自己身上的束缚,用最朴素的生活经验、智慧和常识,就能创造和决定我们自己的生活。”

  为一次采访准备100多个问题

  提及自己的工作感悟,柴静说了这样一句话:“采访只是呈现而不是评判,是认识而不是改造。”柴静说,只有这样才能接近事实本来的面目,保证自己不成为偏见的附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柴静讲述了最近一期《看见》节目采访导演李安的过程。柴静说因为李安说话速度慢,为了节目节奏和画面切换,编导剪辑了很多她采访时的脸部特写镜头。柴静说:“我理解同事的苦衷,但我确实不喜欢那样的方式。作为记者不应该喧宾夺主,节目最重要的是呈现李安本人。”

  柴静表示,作为记者,面对采访对象时“真诚”最重要,应该忘掉记者的身份,去感受采访对象的处境。柴静说:“与采访对象互相攻击的采访可能很有看点,但是采访对象也是人,换位思考,如果我是采访对象,我希望别人用怎样的方式问我?”柴静还透露,她刚进央视的时候,极力从国内外的节目中学习,“那个时候,我一次采访会提前准备100多个问题,再来慢慢筛选”。

  在老男人饭局中清理现场指挥撤退

  张立宪在现场讲述了柴静生活中的另一面。张立宪透露,他和《舌尖上的中国》的总导演陈晓卿、罗永浩等人成立了一个“老男人吃喝玩乐小组”,这个饭局组织里面柴静是唯一一个女性,“因为几年混下来,她和我们已经没有性别概念了”。张立宪说:他很感谢柴静“在我们喝得乱七八糟的时候耐心地听着,也感谢她在我们吐得乱七八糟的时候清理现场,指挥撤退。”

  张立宪作为特约编辑还介绍了柴静对书稿修改的认真态度:2011年9月书稿就已经出来,不过张立宪还不断收到柴静对各个章节的重写版本,有的改了四五遍。张立宪说:“有时候,她问这一遍怎么样?我其实还没看,就跟她说,你再写写,还有提高的余地。她喜欢跟自己较劲,就老老实实地再写一遍。直到定稿,其中有一个章节我还没有来得及看,因为我在编辑的时候,她还在重写。”在张立宪看来,柴静很享受写书的过程,“她关于这本书有一句话说得很对味,就是‘写是写本身的酬劳’”。

  传闻中的柴静跟自己无关

  在现场,有读者问柴静什么时候结婚、生子,柴静讲了一段她小时候的经历。她说,她在屋里写作业时,门随时能被推开,经常有邻居进来和她父母说话:“你们家小静又长胖了”,“今天她和一个男生在路上走”。柴静说:“那时我就想等我长大了,我要保护我的私生活,因为这是我的事。”

  在媒体采访环节,柴静回应了冯唐为她离婚一事,她说谣言当中“柴静”两个字跟她没有什么关系,只是传播谣言者的想法。“我连辟谣的兴趣和时间都没有。”柴静说。

  重庆晚报特派北京记者 周裕昶 摄影报道

  白岩松:我曾跟柴静单独谈过两小时

  在新书中,柴静曝料白岩松“不习惯跟女生单独讲话”。柴静写到,有次白岩松找她谈话,结果她进门看到了一屋子男同志,安排得像面试。昨日在现场,白岩松解释,柴静写的那个场景是单位开年会,在一个很偏僻的酒店,“我要是在那个地方单独找柴静谈话,还把门关上,可能会让柴静不仅对央视担心,更是对男人和整个世界都担心。”白岩松说:“后来柴静离开《时空连线》去《新闻调查》时,我就找她单独谈话的,关上门谈了近两小时。”

[作者:蒲希茜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