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原锐评

八胞胎事件:一记关于生育公平权的警钟

2012-12-16 11:49:08 来源: 羊城晚报
字号  
  曾经引发社会热议的富商“八胞胎事件”有了最新进展:广东省计生委表示,查实富商夫妇户籍都在肇庆农村,除母亲所生3名孩子以外,其余两名代孕妈妈生下的5名孩子都算超生,将会征收社会抚养费,估算高达上千万元。

  从去年底八胞胎代言广告曝光而掀开代孕内幕,到富商搬离番禺别墅销声匿迹之后,事件沉寂了一年。如今终于证实,“孩子母亲为澳大利亚国籍”等传闻纯属子虚乌有,征收社会抚养费的程序也即将启动。天文数字般的“罚款”能否落实仍是未知数,而如何严管富人超生也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事实上,“八胞胎事件”曝光之时,相关部门已初步认定其触及违反计生政策、非法代孕、医疗机构涉嫌违规操作以及违背医学伦理等问题。舆论除了拷问非法代孕为何屡禁不止之外,更为关注八胞胎父母的“富商”身份,期待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调查结果。

  虽然省计生委等部门对事件的追查跨度一年,时间上长了一些,但自始至终没有放弃,矢志维护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尊严,应当给予肯定。而当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及处罚措施即将落实之时,事件本身所带来的警示依然值得我们去加以深刻分析与反思。

  八胞胎事件提出的一个现实问题是,计生政策如何堵塞漏洞?从已知的事件部分细节来看,这对富商夫妇在番禺买豪华别墅居住,雇佣11个保姆照料八胞胎,长达一年时间竟然无人得知。如果不是一家儿童摄影连锁店高调以“中国首例八胞胎”作为代言广告而不经意泄露天机,富商夫妇的秘密何以让人得知?可见,没有日常的严格细查,计生政策的落实就会存在各种各样的漏洞。

  如何捍卫公民生育权利的公平正义,无疑是事件的又一个沉重的警示。从八胞胎事件的处理来看,按现有的政策,因为涉事人不是国家公职人员或事业单位、国企工作人员,唯一的处罚手段只能征收社会抚养费。虽然上千万的“罚款”已非小数,但对于拥有金山银山的富豪来说,未必伤及筋骨,且这仅是特例。对于更多富人、明星来说,超生一两胎的罚款只是九牛一毛。富人、明星屡屡超生,“有钱交罚款便了事”成为“惯例”,亵渎公民生育公平权,危害社会公平,相较于超生本身的负面影响更大,普通群众难以容忍。

  显而易见,地方对非公职人员超生只采取征收社会抚养费加以处罚的手段,难免有“以罚代管”之嫌。而且,具体征收数额的调查和测算存在很大的变数。直白讲,这一政策有天然的局限性,就是对工薪阶层还算有一定作用,对富人、明星到底有多大震慑力则难说。因而,如何更严厉地处罚富人、明星的超生,急需有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另一个必须更加重视的问题是,打击非法代孕如何更给力?卫生部2010年颁布实施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但是,包括中介、医疗结构参与的地下代孕产业链一直存在,大有市场。八胞胎事件调查至今,代孕点在哪都还是个谜。两名代孕妈妈的生产地点除了查实一名在广州某三甲医院之外,另一名的生产地点仍无法查找。可见,代孕市场的“水”有多深!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对生殖辅助技术相关法律法规仍未完善,仅限于卫生部的部门法规,而且主要对医疗机构进行处罚,对相关中介机构和代孕妈妈缺乏明确的惩罚规定。因而,出台相关法规,加强伦理的引导,明确处罚措施和标准,加大非法代孕的惩处力度,已经不应迟缓。(洪绩)

[作者:洪绩  编辑:徐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