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昆明6月20日电(记者 刘云)“滇池湿地建设应该重视优化结构提升品质。”昆明市政协委员及专家20日在滇池实地调研时建言。
6月19日至20日,昆明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专家、学者,调研昆明滇池治理情况。两天的调研,大家围着滇池踏访了多个“绿色村庄”,滇池沿岸风光旖旎,湖水清澈,芦苇随风摇摆,水葱、茭草、香莆多种水生植物长势喜人。鹭鸶在水面飞翔,消失多年的 、翠鸟、骨顶鸡又重返故乡。大家边走边驻足观看。
专家认为,最近几年通过5万多亩生态湿地建设和恢复,增强了滇池自净功能,减少了周边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干扰,大大改善了滇池生态环境状况。给人明显的感觉是滇池水质不断好转,滇池周边面源污染大大减少善。
专家提出:“从目前的情况看,湿地——自然恢复生态骨架已构成,乔、灌、草生命力已恢复。但湿地要充分发挥作用,水体透明度和水生物指标还不够。今年还要加强底泥疏浚、河道整治、外延截污。”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贺彬建言,湿地整体结构还比较单一,应重视优化结构和功能定位。美化和净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那些属于观赏旅游景观,那些属于湖泊净化水质,一定要将其区分开,功能作用才能明显发挥。
昆明市政协主席田云翔在听取专家们建言后表示,要使滇池治理标本兼治,湿地必须从根本上稳定下来。一是可征的土地要征用,要作为永久性湿地保护。二是可采取农村土地流转,让政府从机制上将其作为生态建设固定使用。三是结合旅游观光适当采用市场方式运作,吸引部分企业参与开发建设。四是可以委托企业对湿地进行管理,对湿地品质进行提升和改造。把其打造为一昆明一张亮丽名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