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郑州拟新建8处人行天桥 选址向公众征求意见(图)

2012-05-11 05:26:01 来源: 中原网-郑州晚报
字号  

【问题】

吸取遇冷教训,

确保天桥有人走

对于郑州市即将建设的过街天桥(地下通道),一些市民并不看好。(大河报记者 王磊)

市民李先生说,郑州很多天桥建设后,并没有起到很好的通行效果。他举例说,比如文化路俭学街人行过街天桥、棉纺路嵩山路人行过街天桥、人民公园东门天桥等。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棉纺路嵩山路人行天桥和大学路郑大东门天桥实地探访。下午5点半,记者在大学路郑大东门天桥观察20分钟,发现通过人行天桥的人不到10个。

记者了解到,部分天桥之所以“遇冷”,主要是市民认为走人行天桥过马路“太麻烦”。

市民张先生说,大学路郑州大学门口的道路上没有强制隔离护栏,走天桥来回要折返20多米,还要爬上5米多的阶梯,有这样的工夫还不如等红灯,直接穿越马路。

还有很多年龄较大的市民认为,不少人行天桥没设置自动扶梯,非常不方便。“如果是老人过马路,这么高的天桥,没有自动扶梯,根本不会考虑走天桥。”

市民李先生说,这8座天桥(地下通道)建成后,如果不吸取其他天桥遇冷的教训,很可能也会成为摆设,起不到解决交通拥堵的作用。

【建议】

提高天桥利用率,

要“上下”配合

郑州市交巡警三大队民警沈豪杰建议,天桥(地下通道)建设首先要保证市民方便出行。“一方面,天桥(地下通道)的设计方案应征集意见,使天桥(地下通道)建设有民意基础。另一方面,设计体现人性化,保证天桥(地下通道)合理的坡度、阶梯高度,并尽可能配套建设自动扶梯、非机动车推行坡道等设施。”

除了完善天桥(地下通道)辅助设施外,沈豪杰建议,天桥(地下通道)附近,还要视情况使用硬隔离设施。比如铭功路人民公园西门的天桥,就必须在道路上使用硬隔离设施。强制将地面人行通道进行隔离,才能确保行人进入天桥通道。

沈豪杰还建议,在短期内可以配备专门的交通协管员,引导行人从而促使市民逐渐养成走天桥的习惯。

 

[作者:  编辑:赵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