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用车指南:车辆各地方盲区该怎么预防

2012-03-30 14:44:00 来源: 南方日报 
字号  

  A、C柱盲区

  案例

  刘小姐开车进入小区大门的时候,撞上了左边骑自行车的小孩子,好在速度不快,小孩子只是从自行车上跌落擦破了点皮而已。让刘小姐感到奇怪的是,在撞上自行车前,自己竟然对此毫无察觉。光天化日之下,速度也不快,怎么就会撞上自行车呢?一番研究后,刘小姐发现,原来,爱车粗壮的A柱是事故的元凶。在某个角度下,这条A柱甚至可以完全遮住车外一个大人的身影。

  应对技巧

  为了应付越来越严苛的碰撞测试,很多新车不得不采用特别粗壮的车身A柱设计。如此一来,碰撞成绩上去了,但驾驶者的前侧方视野却受到了影响。如果不小心,则很可能如刘小姐一般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故。既然知道前侧方向存在盲区,那么我们在转弯的时候便要格外的小心,没有把握时应该摆头观察A柱后方的情况。同样,某些车粗壮的C柱对于驾驶者的影响就更大了,很容易在倒车的时候影响驾驶者的观察。因此,对于习惯倒车时扭头观察的驾驶者来说,也必须同时注视两侧后视镜进行倒车。

  夜间盲区

  案例

  刚拿到驾照没多久的黄女士某天晚上开车出门购物,结果在小区一个没有路灯的拐角,竟然径直爬上了绿化带,导致车辆严重受损,人也受到了惊吓。事后根据黄女士回忆,事发时虽然车灯已开,但由于缺乏路灯照明,因此车辆两侧还是难以观察,结果不小心就碾上了路沿,慌乱之下,还误踩了油门,导致车辆彻底开上了绿化带。

  应对技巧

  虽然每一辆车都装备有车灯,但灯光的投射范围始终有局限,比如在黑暗的弯道中,车灯就难以覆盖弯道内侧的位置,这就可能导致车辆与弯道内的物体和人发生磕碰。那么行驶在昏暗的街道,我们该怎么做呢?首先减慢车速,如果发现观察弯道内侧环境还是没把握,可以打开转向灯辅助照明,转向灯不算明亮的灯光在慢速下照亮几米内的环境还是绰绰有余的。当然,为了防止与路边的行人发生擦碰,环境允许的话也可以短促鸣笛以提醒路人。

  ■盲区辅助技术一览

  并线辅助系统

  这套系统最早由沃尔沃开始采用,沃尔沃将其称之为盲点信息系统,简称BLIS。BLIS专门为了应对车辆变线时,可能忽略的两侧盲区内车辆所设计。位于外后视镜根部的摄像头会对距离3米宽、9.5米长的一个扇形盲区进行25帧/秒的图像监控,如果有速度大于10公里/小时,且与车辆本身速度差在20-70公里/小时之间的移动物体(车辆或者行人)进入该盲区,系统对比每帧图像,当系统认为目标进一步接近时,A柱上的警示灯就会亮起,提醒驾驶者两侧有车,防止出现变线事故。

  全景式监控影像系统

  AVM全景式监控影像系统源自日产高端品牌英菲尼迪车型的配备,目前已逐步下放到日产的不少车型。这套系统利用全车周围安装的雷达探头,实现对车周环境的360度监测,不存在视野死角。而它最大的亮点是,能自动将探头所感应的信息自动拼接为一幅完整的环境图,并在车内的显示屏上以鸟瞰的视野进行显示。对于技术不熟练的车主,或者是停车环境复杂的情况下,这套系统能够帮助驾驶者更为轻松的调头和泊车。

  主动头灯转向照明系统

  当夜间驾车行驶在大弧度的弯道或是在没有路灯照明的山路上时,弯道内侧的照明和视野盲点区对驾驶人和车内乘客来说都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忧,威胁着夜间行车的安全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AFS主动头灯转向照明系统就此诞生。主动头灯转向照明系统的核心硬件主要是在车头大灯组内后方或底座安装了转向马达,当驾驶转动方向盘时计算机会收集方向盘的转向角度和车速的讯号,然后发送控制指令给头灯组内的转向马达,令其随着车辆的实际过弯动态进行左右转动与实时的调整,让照明光束集中在行车的路线上,让驾驶者可清楚地看清车辆前方即将经过的弯道上的路况。

  南方日报记者 朱钦

[作者:陈鑫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