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郑州:做健康农产品走得太快 不是"先驱"就是"先烈"

2013-02-28 07:16:30 来源: 中原网--郑州晚报
字号  

把农产品做出品牌,2013年是一个机遇

昨日,市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负责人王喜穗表示,有机食品的认证非常严格,在人多地少、土地紧张的中国当下来说,大力发展有机食品不太现实,相对来说,发展既保证农产品品质又不影响产量的绿色食品则现实可行。

对于目前市场的状况来说,河南冷链物流的王庆旻总经理也表示,有机在中国还是有些曲高和寡,“在我看来,有机这么高端的产品不论是理论、标准、管理和法律层面都存在问题和挑战。去年曝光的几个掏钱购买认证的事例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有机的信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市场上宣称自己是有机食品的品牌、品种并不少,也有不少消费者对“有机食品”有质疑。据王喜穗介绍,目前市场上存在不同的认证中介机构,也不时有人质疑这些机构的资质,包括掏钱认证的问题。曾经做有机如今退出的杨先生则认为,现在市场对有机的信任度降低到了最低值。

而张风雷和王庆旻都向记者提到,有机在国外也只是15%到20%的人在消费,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王庆旻在北京参加的一个行业会议上突然发现,北京某个做有机的公司悄然将公司名称中“有机”前面加上了“绿色”两个字,“我不能说他们在混淆概念,只能说他们看到了这个市场的狭窄,如果不把定位做到精准营销做到位,有机很难,而绿色食品的概念则是一个更有市场和前景的领域。”

当大家还在争论有机产品到底是否价值价格统一时,“黄河贡”牌的黄河鲤鱼已经开始杀入市场获得市场认可。农产品的品牌化,在“有机”、“绿色”甚至“无公害”的认证中,虽然认证屡被诟病,但是其市场的争议正表明一个行业的高速发展,而在此领域的发展中,农产品的品牌树立则更应该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在采访中,不同的采访对象都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在经过了对于健康安全食品的各种危机事件后,媒体关注空前高涨,这是对消费市场的一次理论普及和心理暗示,在这样的背景下,2013年,农产品品牌将会大量出现。

记者观察 健康食品直销商机,谁能抓得住?

如今无论是君源有机蔬菜还是柴鸡蛋,还是黄河大鲤鱼,它们之所以大受欢迎,都源于一个原因,打出的是健康牌。

品质过硬、直供家庭,迎合了高端消费群体两个需求,一是安全,二是方便,所以才有了君源有机蔬菜的销售饥渴、供不应求。

有机的、健康的食品直销,虽然身价不菲,但郑州的有钱人似乎也很多,不怕贵,就怕你品质不够。这其间的商机,谁能抓得住?

有企业开始养生长够满年的猪;有人开始承包上一块荒山放养鸡;也有人承包上一块地,自己种菜,在一个小圈子里销售;更多的是一些农村合作社,在自然状态下种菜,慢慢主打自己的品牌。

生产是一个环节,销售也是一个环节,恐怕并不是所有生产企业都能像君源一样,自己生产后自建销售团队,自建物流体系,直接配送入户。那么,你能不能和一些生产高品质的畜、禽、蔬菜等产品的生产者谈包销问题?

[作者:记者 程国平 辛晓青/文 马健/图  编辑:赵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