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空航空兵某师探索军民融合式保障新路
民航机场放飞战鹰
沈空航空兵某师组织的一次演练中,某机场战斗警报骤然响起:“一架不明身份飞机非正常入境,命令你部前出拦截!”
军情十万火急。然而事发空域与本场相距甚远,战机无法短时内到达。正当飞行员火速奔袭时,耳机内传来新情况:“不明身份飞机已修正航线自行离去,任务取消。”
战机稍纵即逝。要实现防空作战全疆域到达、全空域覆盖,必须构建全疆域、全时域的保障力量。该师在调研中了解到,全国百余个民航机场覆盖整个疆土,动员潜力巨大,依托民航机场遂行战训保障任务,是填补防空“空白”的有效路径。随后,该师积极组织力量赴防区内10余个民航机场进行调研,形成了民航机场保障能力数据库,区分紧急备降、战备值班和驻训3个层次制订了紧急征用民航机场联合保障预案。
多年来,航空兵部队驻训沿用的是“拖家带口”式的伴随保障,先遣分队携带保障装备物资打前站。当他们首次借助民航资源保障飞行训练时,也遭遇了一系列不适应。外场部门反映,民航保障能力与部门标准需求不适应。在保障过程中,除航油保障可完全依托民航外,多数专业仍然依靠部队伴随保障。民航虽然编配有驱鸟车、消防车、救护车等保障装备,但保障力量也无法按部队标准实施保障,更无法同时兼顾军民两家……
针对诸多不适应,该师多次与民航部门共同研究对策,制订协调机制。他们抽调精干力量组成调研组,分别与空管站、机场集团公司、中航油签订协议,明确责任分工、理顺保障关系,还定期组织军民联演联训,增进军民双方相互了解,提高协作能力,不断深化融合式保障观念。
隆冬的塞北草原,一架航班载着旅客缓缓升起,融进蓝天。
“雷达发现4架‘敌机’侵入我领空,立即转入预定安全航线!”接到命令的民航飞机迅即响应,紧急规避。同时,4架战机紧急起飞迎敌。
这是一场模拟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记者看到,担负一线保障的各型车辆是清一色的民航保障车辆。在飞行指挥中心,除了空军指挥员、领航员、标图员之外,其他多是地方工作人员。该师充分利用民航机场空中管制、气象信息、指挥通信、航空油料等专业资源,科学整合军地保障力量,与民航建立例会协同、随机协同、现场协同机制,保证了最大限度利用民航保障资源、合理调配使用部队保障力量,实现了与民航在油料、场务、气象、航管、通信等专业的有效融合。(李幸华 薛小岭 特约记者 王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