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专家:鼓励工商业资本进入农业但应提高门槛

2012-12-24 19:25:00 来源: 中国广播网 
字号  

  中国乡村之声《乡村谈话》专稿: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这条底线就是要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限制或者强制农民流转承包土地。从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传来消息:明年我国将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范围,争取用5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探索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耕地准入制度。两个“关键”指的是什么?

  明年农村工作的核心在于深化改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主任李国祥:两个关键,第一个就是培养农业的信心,第二就是要发展农业新型合作组织或者服务化组织。我们为什么说要守住底线?明年我们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这两个创新或者两个关键上,这是我们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结果。现在,有一部分农民越来越离开土地,他想把土地转包出去,但是有些地方很可能担心侵犯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限制农民流转土地,那么这个显然是不对的。这次中央农业部明显提出不要限制,农民把土地流转,只要他愿意流转就让他流转。但是在我们农村里面,各个地方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急于搞规模化经营,强制农民流转土地,这也是不允许的。所以我们既不要限制也不要强制农民流转土地,这是底线。实际上核心就是要把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落到实处,既要保护它,又要允许它能够处置或者说能够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两个“着力”实际上就是进一步增强农村的发展活力,我们要让新的农业职业主体,搞农产品生产,不但搞生产而且还搞经营,直接把农产品卖到市场上去,这是我们明年着力要做的大事。在培育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同时,我们关心的还是要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搞这种合作组织,那么通过这种合作组织更好地为农民服务,更好地解决好我们农民自己解决不好的难题。好比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可能卖不掉,卖不出好价钱,我们通过农民的专业组织,替他们卖。“一个确保、两个着力”是我们明年的农村工作的一个最大的亮点,核心就是在要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化农村发展的活力,解决我们农业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的上的一些根本性问题。

  农业部表示,争取用5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探索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耕地准入制度。五年的时间长不长?

  李国祥认为:这个五年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应该来说不算长,因为这个难度是非常非常大的。而且因为土地权益直接涉及到农民的利益问题,每家每户的承包经营权能不能拿到,这都是问题。现在农村发展很快,我们很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不回到农村去了,那么这个确权就遇到了麻烦,他不在农村,或者多少年不回来,怎么确权,怎么找他?这是具体操纵上的问题,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土地承包确权,我们是确权到地块还是只给他发一个证?这个在现实当中争议很大。如果确权在地块,根据我们的调查,现在我们全国的种粮农民,每一个人家,他的地块就四块到五块,这么多地块如果都来确权的话,显然它将来就限制土地整治、土地的规模经营。但是如果不确权到地块,农民说你给我们发一个证,我们的地在哪里?以后再强制流转,我怎么样来保护自己?所以,五年时间真不算长。

  鼓励工商业资本进入农业但应提高门槛

  李国祥:实际上工商企业进入到农业里面,对农业还是有帮助的。他们带来了资本,正好可以解决现在农民贷款难问题。如果要想让金融结构支持农业的发展,解决现代农业发展的投入问题,工商资本会带来相应的物质装备,或者是现代技术。工商资本进来之后,不一定是先来搞农业的,他们看准的,或者是农民的地,这样实际上就剥夺了农民的权益。有的跟农民签订合同,以比较低的租金,并且一签订很多年。土地集中以后,他不一定搞农业生活,这倒是与我们的农产品价格有关系了,这损害的主要不是农民的利益了,圈完地以后他不生产农产品,那么农产品市场供应就会紧张,供应一紧张价格就上涨了,这时候损害的是我们消费者的利益了,对我们的社会就不是很有利了。

  我们希望工商资本能够进入带来新鲜的技术,带来新鲜的管理理念、管理水平,当然我们对工商资本也不要惧怕,把它挡至在门外。但是又不能够放任它自由的进入到农业里面,所以必须要有一些制度来规范它、约束它,要让资本真正进入农业领域中来,推动农业的发展。对于圈地的行为,必须禁止。

  我们过去我们的征地标准太低,所以说未来我们要大幅度提高征地的标准。另一个方面我们还要解决农民失地以后的社会保障问题,加大城乡统筹,要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城乡均衡方面这是政府该做的事,政府要带头做到。一定要让农民能够享受到现代化的成果,让农民能够享受作为一个公民应想有的均等公共服务。

[作者:陈鑫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