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蛟龙号潜航员揭秘海下作业:不喝水进食 尿不湿降湿

2012-12-14 10:59: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号  

    资料图: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教学模型。中新社发 蒋振江 摄  


 

    资料图:2012年6月3日上午,“向阳红09”试验母船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无锡江阴苏南国际码头起航,奔赴马里亚纳海沟区域执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任务,挑战中国载人深潜历史的新纪录。中国是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中新社发 泱波 摄  

  中新社广州12月14日电 题:“蛟龙号”80后潜航员的中国深海梦想

  作者 程景伟

  “最过瘾的是今年6月在世界闻名的马里亚纳海沟,我们下潜到深海7000米处时,看到了千奇百怪的海底生物。”中国“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最年轻的潜航员唐嘉陵13日在广州举行的2012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上对中新社记者侃侃而谈。

  中国“蛟龙”于今年6月再次出征,三度穿越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的深海,创下了7062米人类深海作业的极限纪录,今年28岁的唐嘉陵是其中的主驾驶之一。唐嘉陵当天现身博览会国家展馆,现场与市民互动,帮助市民了解海洋知识。与他一同亮相的,还有一架“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模型,供市民观赏。

  “那年快毕业的时候,因为一次全国性潜航员选拔的机会,我通过层层筛选,成为了一名中国‘海洋人’。”唐嘉陵如是说。在2007年初,年仅23岁的唐嘉陵尚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就读本科四年级,便通过中国首批“7000米载人潜水器潜航员”的公开选拔考核,成为中国第一批潜航学员。

  唐嘉陵的深海探秘之路并不像外人想象中那么顺风顺水。经过近3年时间的训练后,2009年8月,唐嘉陵作为试航员第一次操作“蛟龙号”,仅潜入海下38米。唐嘉陵坦言,当时心里紧张,每进行一个动作都要先在脑海里进行两到三次的确认。由于已经积累数年深潜经验,唐嘉陵又自豪地说,“现在驾驶‘蛟龙号’底气更足了,下潜也比较顺利”。

  “我们在舱内会尽量少喝水,下潜作业前吃的是巧克力、压缩饼干、维生素水等高热量食物,作业过程中基本上不进食。”唐嘉陵表示,这么做的目的是尽最大可能地减少人体新陈代谢。

  虽然下潜至压力巨大的深海底下,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舱内却是常压环境,有专门的供氧环境,也可以吸收异味气体,不过潮湿问题没有办法解决。唐嘉陵指出,在深海,潜水器舱内与海水的内外温差高达十几摄氏度,导致舱内潮湿,潜航员只能用类似尿不湿的东西降低湿度。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作业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各种故障,特别是下潜到较大深度的时候,会有小器件、电缆等出现渗水状况,这时候深潜器便自动报警。唐嘉陵称,潜航员一般会现场实施隔离措施,保证下潜继续进行,不会因为一些小障碍而中断,况且“蛟龙号”的安全性非常可靠,我们对它很有信心。

  “通过与海洋的接触,真的觉得国家变强大了。”唐嘉陵谈到参与深海潜航最大的感受时说,能够驾驭“蛟龙号”这样世界先进的载人潜水器,完成大深度下潜任务,这背后是国家实力的支撑,他非常幸运赶上了好时代。

  在与海洋打交道的过程中,这位怀揣着深海梦想的中国80后青年不仅学会了忍受海底下的寂寞,也学会了对海洋常怀敬畏之心。唐嘉陵说,“海洋蕴藏了太多的未解之谜,深海里的资源、未知生物等等,都需要我们继续去追寻、探索。”(完)

[作者: 程景伟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