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美国国父身后的名声:传记作家胡乱篡改其手稿

2012-12-07 13:29:00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字号  

  托马斯·杰弗逊是美国的国父之一,但与乔治·华盛顿不同,杰弗逊身后争议不断,一代又一代传记作家们力图还原其真相,但迄今仍有一些令人费解的谜团。

  托马斯·杰弗逊从来不缺传记作家和编辑,也不缺崇拜者和污蔑者。就算杰弗逊小心翼翼地保留了他的文稿,他落在了第一批编辑的手中却是格外不幸。

  关于美国国父们的文稿,可以作为美国建国第一手资料的基石,最早能从1803年约翰·马歇尔(John Marshall)笔下的《华盛顿生平》(Life of George Washington)算起。然而杰弗逊传记的第一位编辑胡乱篡改他的手稿,遗漏重要条目,9大卷传记中明显错误比比皆是。杰弗逊本人厌恶争论,然而从他卸任美国总统之后,对于他的争论从未平息过。

  40年后,保罗·莱斯特·福特(Paul Leicester Ford)带来了一个更完整、更专业的杰弗逊传记。不过福特是一个暴躁的美国北部保守人士,缺乏政治想象力去抓到杰弗逊在总统任期内可能实际上存在的优点。杰弗逊的名声当时处在美国内战后最低点,描写这段经历时,福特写出了关于杰弗逊的争议问题,并告诉读者他的主人公被指“自相矛盾和摇摆不定”,“虚伪,机会主义,甚至缺乏政治原则”。这让“他的许多热心追随者”无比尴尬。

  福特没有将自己计算在热心追随者的队伍中,但他努力要讲述杰弗逊的成功之处,最后赞同杰弗逊的目标既不是国家独立,也不是国家主权,而是为了确保人们获得“持久的个人自由特权”。

  当美国的《纽约时报》和普林斯顿大学出版集团一起将杰弗逊的无数书信,演讲和立法笔记等合辑出版,杰弗逊才终于走运了。以普林斯顿大学前任图书馆员朱利安·博伊德(Julian Boyd)为首,这个版本的传记为随后出版的总统传记都树立了标准。

  无数条目和笔记成了博伊德编辑风格的标志,全书进展缓慢。第一卷出版于1950年,如今经历3位编辑和62年之后,这个系列终于谈到了杰弗逊任总统时期。

  福特和博伊德的书籍相隔半个世纪,这期间杰弗逊的名誉也恢复了不少。民主党将他推崇为建党之父,1943年美国国会还建立了杰弗逊200周年纪念委员会,在首都树立起杰弗逊纪念碑。

  自此之后,关于杰弗逊的各类传记开始大量出版。约翰·米查姆(Jon Meacham)是杰弗逊传记作家队伍中的新成员,已是多本畅销传记的作家,在2009年因《美洲狮:安德鲁·杰克逊在白宫》(American Lion: Andrew Jackson in the White House)而荣获普利策奖。

  在《托马斯·杰弗逊:权力的艺术》一书中,除了副标题,米查姆不仅详细解释了杰弗逊的政治手腕,更有一些东西印象深刻。虽然我对于杰弗逊十分了解,米查姆书中不断出现的新信息让我也吃惊连连。当然书中没有非常惊世骇俗的大爆料,但是米查姆没有遗留任何有价值的档案。

  因为在1776年至1826年,杰弗逊处在美国公众生活中心,米查姆这本传记的读者犹如身临其境,体验了那个风起云涌的半个世纪中每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作者技巧娴熟地描述了当时的场面,哪段轶事,哪句引言,哪个描写能够传达出在那个建国初期紧张岁月中最原始的情感,他了然如心。

  作者米查姆熟练地将故事汇编在一起,我们读者了解了法国的三级会议的召开如何导致革命。虽然作者全面地探讨了杰弗逊的生平,不过他却并没有指出杰弗逊某些有问题的做法,例如美国副总统亚隆·伯尔(Aaron Burr)叛国罪审判,1807年禁运等。

  任何一名想要关注杰弗逊如何成为历史伟人的作家,他都无法免俗地要去处理杰弗逊人生中污点:他是奴隶主,而且有可能与他的女奴莎丽·海明斯(Sally Hemings)生下子女。这两个问题米查姆都浅谈辄止。杰弗逊公开坦承相信奴隶制度不人道,但并没有做出行动。

  1998年一项DNA的研究,断定海明斯的儿子艾斯顿(Eston)与杰弗逊家族具有遗传上的连结,但无法确证托马斯·杰弗逊本人为海明斯家族之始祖。另一个孩子麦迪逊·海明斯(Madison Hemings)在年老时告诉记者,母亲曾对他说杰弗逊就是她所有孩子的父亲,其中包括她在巴黎时所怀的孩子,杰弗逊时任美国驻法大使。

  杰弗逊对于普通人的信念究竟源自何方?这是一个谜团。当时与杰弗逊同时代的人则相信解放和自治。他们认为杰弗逊所谓的大众有能力看顾好自己的观点是如此怪诞,因此杰弗逊被称为伪善者。当你在思考美国的最保守的选民(弗吉尼亚州农场主)再三地将这个争议不断的政治家选到高位,这个谜团就更令人困惑了。

  (顾 宸)

[作者:于晓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