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5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一名中年男性身上出现数个黑色斑,以为是黑色素细胞癌,经诊断是固定性药物疹。此类病症若是过于严重,必须住院治疗。
台湾成功大学医院皮肤科医师林子凯指出,这名男子因尿酸发作而脚踝肿痛,服用数天止痛药,服药时背部发痒,当时以为是湿疹,家人却发现男子背部有黑色斑,小如硬币,大如掌心。
男子吓坏了,以为是黑色素细胞癌或其他严重皮肤病变,立刻到成医求诊,医师诊断是固定性药物疹。林子凯表示,药物疹常让人以为是一般皮肤炎而忽略。
林子凯说,大部分固定性药物疹病灶数不会太多,有时只有一个。发生部位在皮肤及黏膜,例如躯干、手、脚、唇部或生殖器。
病灶多是服药30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特征是明显边界的圆形或卵形红斑,通常有痒感或刺痛感,病灶中央逐渐变成灰色、紫色或褐色,可能形成水泡;病灶消失后,常留下暗褐色的色素沉淀。
林子凯表示,患者若再服用引发药物疹的药物,病灶会在原先位置发作,若反覆使用,过敏反应会愈来愈厉害,皮肤会有类似多处烫伤的病灶,称为水泡性固定性药物疹;严重时得在加护病房治疗。
常引起固定性药物疹的药物,包括抗生素、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消炎止痛药)、镇静剂、缓泻剂等。治疗时主要是伤口照护,避免感染,可适时使用类固醇来减轻发炎反应。
林子凯提醒,有药物疹反应的人,必须记住过敏药物名称,看病时一定要告知医师,避免服用过敏药物再次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