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交的痼疾之一是喜欢按照自己的愿望来想象对方,往往“不撞南墙不回头”,每条路都走不通了,才会放弃幻想,接受现实。
野田9月11日宣布对钓鱼岛实施所谓的“国有化”,至今已历月余,其间中日关系因日方单方面改变钓鱼岛现状而急剧冷却,政治关系恶化影响经济关系,政冷经冷已非虚言。对于日本的领导者而言,理性的做法应该是想出如何合上潘多拉之盒的有效对策,修复受损的中日关系。
据日本共同社10月10日报道,日本政府正内部研究钓鱼岛争端“妥协”方案,拟在坚持“不存在主权问题”这一原则的同时采取“认识到”中方主权主张的立场,给外界的感觉似乎日本的立场会有些许软化。而与此同时,日方却又在国际上展开宣传攻势,15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伯恩斯访日,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在会谈中极力要求美国支持日本政府的立场,16日玄叶启程出访法、英、德三国,欲拉拢这三个重要的欧洲大国在钓鱼岛争端中支持日本所谓“不存在主权问题”的立场。日本外务省也大肆鼓吹其对钓鱼岛主权的错误观点,企图诱导国际舆论,混淆视听。
姑且不论“日本拟提出妥协方案”的消息来源是否真实,即便这真是日本官方之意,也很难说是一种“妥协”。如果真有妥协之心,就应该承认钓鱼岛存在主权争议,然后通过谈判的方法缓解、解决争议。而细观所谓的“妥协方案”,其错误立场根本没有丝毫的松动,完全是在搞自相矛盾的文字游戏,只是糊弄不甚了解钓鱼岛问题的国际舆论的“小聪明”。而这种做法本质上是与日本在国际上搞所谓“宣传战”表里如一,其目的无非是向外界显示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诚意”,同时抨击中国“无理”,以争取国际“援军”。因此,根本上说,这不是“妥协”,而是从侧面攻击中国的恶毒损招。
上世纪70年代钓鱼岛争议产生之后,中日双方曾达成“搁置争议”的共识,而搁置争议的前提是承认争议,打开中日邦交正常化大门的田中角荣首相之女田中真纪子亲口证实“搁置钓鱼岛问题是日中达成的重要共识”。1992年时任首相宫泽喜一在回应中国发布的“领海及毗连区法”时,也曾间接提到存在共识。2010年5月时任首相鸠山由纪夫也曾在日本地方知事会议上“暧昧地”承认钓鱼岛存在“归属问题”。
钓鱼岛之所以会成为中日关系的核心难点,实际上是因为日本放弃了理性、现实同时富有弹性的政策,立场越来越强硬,也越来越僵硬。上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政府开始对外高调否认争议、否认共识,酿成2010年撞船事件与此次钓鱼岛争端。
目前看,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尚未表现出妥协的意思,反而在不断地做“长期战”的准备,其重要标志就是利用一切场合抱住美国的大腿,欲借美国的支持在争端中攫取优势地位。除了玄叶15日做伯恩斯的工作,最明显的举动就是日本拟与美国在11月举行联合夺岛演习,并将演习地点设在冲绳,狐假虎威向中方施压的意思表现得非常明显,这种做法,实际上也击破了其所谓“妥协”的弥天大谎,其结果只能让钓鱼岛局势更加紧张。
日本的所作所为,其目的是一方面借国际宣传强化其立场的国际认知度,借国际舆论向中国施压,对中国步步紧逼,希望中国先妥协;另一方面又欲借钓鱼岛争议进一步强化日美同盟,企图使美国改变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不持立场”的态度,彻底倒向日本并介入中日钓鱼岛之争,让日本强化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
当然,这只是日本的如意算盘,能否实现,主动权并非操于日方之手。
伯恩斯在与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的会谈中,强调“美国的基本态度是通过外交和对话进行处理”,并未为日本的立场背书。近期访日的美太平洋舰队司令哈尼也坦言,希望中日“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问题”,与日本的期待有很大的差距。玄叶的欧洲宣传之行,似乎也未取得预期成果。据媒体报道,玄叶光一郎在访欧首站法国,与法国总理埃罗的会谈中阐述日本政府的立场,却并未取得法方的正面回应。
日本外交的痼疾之一是喜欢按照自己的愿望来想象对方。二战中挑起太平洋战争就是因为日本想战胜美国同时认为自己能战胜美国;冷战后鼓吹中国威胁论也是因为他们认为中国是威胁;对美欧展开宣传战,也是因为他们希望并认为美欧会接受日方的立场。然而,事实上国际上主流舆论大多认为钓鱼岛存在争议,而通过谈判解决争议符合国际惯例。日方却单方面否认争议,并以为别国也会赞同日本的做法,在外界看来完全是掩耳盗铃。
日本外交往往“不撞南墙不回头”,每条路都走不通了,才会放弃幻想,接受现实。因此,起码现在日本还没有想到钓鱼岛争端如何收场,还没有真正想到要妥协。中方从中日关系大局出发,希望日方能坐下来通过外交谈判解决争端,而日方却始终置若罔闻,置中方的双赢提议于不顾,一心想“独赢”,只有在日本认识到不能“独赢”的时候,它才会想到收场。
中国应该让日方彻底抛弃幻想。而要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应始终坚持严正的态度,使日方无隙可乘。同时要在国际上宣传中国对钓鱼岛主权的历史根据与法理依据,宣传日本强占中国领土的历史,同时要强调中方历来主张以谈判解决争端,使国际舆论明白中方的立场是合理、有根有据的,让日方处处碰壁,最终坐下来解决钓鱼岛争端。(霍建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