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已经落幕了,回想这个夏天,每个周五晚上守在电视机旁执著地等9点10分,看完首播看重播直到深夜,总是感慨,偶尔掉泪。这个节目不仅叫醒了我的耳朵,还给了我许多音乐之外的启示,在深秋到来的时候,细细体味。
不做第一,只做唯一。有时候做“第一”意味着对大众口味的妥协,而要保持自我,只有做唯一,这是一种自觉的选择,也是庾澄庆和吴莫愁这对师徒的立命哲学。吴莫愁不是我的菜,但在那么多学员里,她浮夸惊悚的破坏性唱法让人忘不了。要独树一帜,技巧只是之一,头脑才是利器。把《痒》和《天涯歌女》“混搭”在一起,时而妖媚,时而缠绵,她把“吴莫愁式腔调”发挥到极致。
小众也能胜大众,关键是信自己。王韵壹、袁娅维,唱的是爵士、R&B、蓝调,在中国是非常小众的音乐类型,但因为自信,这两个学员在舞台上散发着无法掩盖的光芒。王韵壹,从盲选时期的《被遗忘的时光》,到颠覆式翻唱《你快乐所以我快乐》,一把沙哑浑厚的嗓子,把“中国的爵士乐”唱出了渗透骨髓的寂寞。袁娅维的音乐,在爵士的基础上融合了R&B、灵魂乐、Hip-Hop和Funk,极具个人魅力。虽然最后不敌更大众的吉克隽逸,但她的导师刘欢因为她发出了关注“中国更多音乐类型”的呼声。
在创新和专注之间寻找平衡。多元化的创新,对于一个歌手来说难能可贵,但如果因此而牺牲在某一领域的专注,则得不偿失。尤其是到了节目的厮杀阶段,以全面性著称的特色歌手,比只会唱某一类型歌曲的歌手,走得更远。例如吉克隽逸,这个大凉山的彝族姑娘,既能唱自己民族的歌曲《阿姐撸》,又能唱爆发力很强的英文流行乐,但始终以少数民族歌手为标榜,得到了极高的关注。
把事做好,得留余地、留空白,既要投入,也要懂得控制和抽离。一首《北京北京》,黄勇唱来全情投入、痛彻心扉;而梁博的声音更干净,更抽离。若论代入感,黄勇更强,但是如果把音乐比作为想象力的容器,那么梁博更胜一筹。所以,把歌唱得要挤出眼泪的黄勇落败,一兴奋就捶胸顿足的“小王子”被淘汰。一幅水墨要留白,一首歌儿不能唱得太满,要让听众喘息,要让听众遐想。
如果说盲选是自我发现,那么决选就是人生的竞技场,“好声音”的舞台比比皆是。如何出奇制胜,如何以弱胜强,如何化腐朽为神奇,“好声音”带来的好收获,远在音乐之外。
方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