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31块沉甸甸的奖牌,95次奏响《义勇军进行曲》。不久前在伦敦结束的第十四届残奥会上,中国残奥代表团第三次登上金牌榜首位。当鲜艳的五星红旗一次次在赛场上空升起时,中国展示给世界的不仅是中国残疾人运动员高超的竞技水平,更有中国残疾人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品格、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巨大进步。
国家的力量,不仅体现在风调雨顺时的奋发有为,更体现在大灾大难时的众志成城。社会的文明,不仅要考虑衣食无忧者和健全人这个大数,更要关心困难群众和残疾人这个“少数”。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大力发展民政事业和残疾人事业,谱写了一曲曲扶危济困的动人旋律,书写了一个个扶残助残的感人故事,让人间大爱写满神州,不仅给人以尊严,更给人以力量。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古代仁人志士的理想社会正在社会主义中国变为现实。
(二)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作为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有一个现实问题不容回避,那就是困难群体数量多、困难程度大。
另一个现实问题是,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每一次灾害,都是对政府灾害救助应急能力的考验。
这十年,我们不断提升减灾救灾能力,不断完善灾害救助的应急预案和相关配套制度,推动自然灾害救助步入法制化轨道,妥善应对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强烈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一系列惊心动魄的自然灾害,昔日的废墟已经建起美丽的家园。
这十年,我们不断夯实社会救助制度,实现从临时性、单一性向制度化、综合性的历史转型;
这十年,我们不断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实现社会救助工作全覆盖;
这十年,我们不断健全扶老救孤体系,推动社会福利制度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迈进;
这十年,我们不断推进优抚安置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退役士兵安置制度改革;
这十年,我们不断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着力发挥慈善在保障基本民生中的支持作用;
……
政策托底,群众托心。从孤儿保障制度在全国普遍建立,到养老服务对象由孤寡老人拓展至全社会有需求的老年人;从规范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到实现低保制度城乡全覆盖;从临时救助制度基本建立,到城乡医疗救助全面铺开,以低保为基础,覆盖城乡的多项目、多功能社会救助制度框架已经形成,为困难群体编织了一张更密实的安全网。
(三)
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他们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也是需要格外关心的特殊困难群体;他们有着美好的梦想和创造力,但面临着很多现实困难和障碍。他们的命运牵动着千万个家庭,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息息相关。
残健共融,是改善民生的一个重点,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文明标志。
从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到“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写入“十二五”规划;从以《残疾人保障法》为基础、以国务院相关条例和地方实施办法为配套的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到我国签署批准《残疾人权利公约》,认真履行负责任大国的神圣使命,这十年,我们感受着政策的温暖和法律的关怀。
从残疾人康复中心的广泛建立,到残疾人纳入国家扶贫规划,初步实现了贫困残疾人口减半的目标;从积极推动特殊教育发展,到为残疾人就业条例提供法律保障;从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普遍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到帮助残疾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从残疾人群众体育文化和社会生活日益活跃,到无障碍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从残疾人的政治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到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实现了人生和事业的梦想,这十年,我国见证着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日趋完善,广大残疾人越来越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越来越广泛地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今天,残健共融已经成为中国残疾人事业的成功实践,成为发展中国家残疾人事业的成功范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个闪光点,成为展示我国人权保障和社会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
(四)
获得尊严,得到力量,共享幸福。十年步伐踏实而坚韧,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最温馨,中国共产党最贴心。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才能催生众人同心其利断金的力量,全国人民才能拥有风雨同舟所向披靡的信心,在各种灾害面前,举国上下才能患难与共,前方后方才能同心协力,海内海外才能和衷共济,凝结成坚如磐石、牢不可破的生命共同体。
只有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里,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才能得到深切关注,他们的呼声要求才会得到认真倾听,他们的冷暖疾苦才会得到时刻牵挂,关爱的阳光才能照亮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心灵,他们才能尽情享受阳光雨露,过上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
扶危济困、扶残助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将不断出现。只要我们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大胆改革,锐意创新,我们就能在扶危济困、扶残助残的征程上再上台阶、赢得民心,最大限度地激发中华民族的内在力量,最大限度地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旺盛活力和强大魅力。 郑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