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南新闻

安徽淮北立足黄淮海面向长三角 打造现代食品工业高地

2012-09-21 06:52:04 来源: 中原网--郑州晚报
字号  

2

与豫东沙河调同根同源的淮北梆子

在淮北,梆子戏几乎人人都能哼上几句。该市梆剧团艺术家介绍,即使是今天,该市的厂矿、郊区和农村剧团在演出剧目时,绝大多数唱的仍是淮北梆子戏。

2011年5月,淮北梆子戏被国务院确定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淮北梆子戏,其实源于豫东沙河调,原名就是沙河调或沙河梆子。

淮北市文联相关专家介绍,淮北与豫东比邻,双方艺术交流源远流长。几百年来的文化交流中,豫东沙河调在淮北地界逐渐吸收了淮北民歌和民间小调的有益成分,演变成今天的淮北梆子戏。

淮北梆子戏唱腔具有高昂、粗犷、奔放、感染力强的特点,有200多种曲牌。淮北梆子演唱分大本腔与二本腔,在伴奏乐器上除弦乐和鼓板之外,另加枣木梆相击作声,以增强声调节奏。

除了梆子戏同根同源,流行于豫皖苏鲁四省交界一带的泗洲戏,也在淮北和永城广受喜爱。

泗州戏又称“拉魂腔”,在永城市则被称为柳琴戏。无论在永城还是淮北,这句民谚都广为流传:“拉魂腔,拉魂腔,不怕你不来,就怕我不唱。”

“拉魂腔”曲调优美,唱词通俗生动,在豫东、皖北、苏北、鲁西南一带很受欢迎。

淮北市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2009年2月,中国首届豫皖苏鲁“拉魂腔”戏曲大赛在宿州泗县举行。包括淮北、永城在内的豫皖苏鲁四省22支代表队都参加了比赛。永城柳琴剧团的《皮秀英四告》还获得了金奖。

今年11月,由安徽省戏剧家协会、河南省戏剧家协会、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山东省戏剧家协会等多家单位共同承办的“第二届中国(皖苏鲁豫)拉魂腔戏曲演唱大赛”将拉开帷幕。届时,淮北、永城、宿州等多个中原经济区成员城市都将派队参加,进一步加深交流。

[作者:  编辑:赵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