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借鉴德国鲁尔-莱茵区经验 山东济三煤矿"绿变"

2012-08-07 09:17:00 来源: 大众日报 
字号  

▲济三煤矿的生活区风景如画。 资料图

  说起煤矿,给人的印象总是黑、脏、差。但是作为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的济宁市,辖区的济三煤矿、兴隆庄煤矿、阳城煤矿等相继成为国家级、省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与传统的煤矿形象全然不同。

  “绿色矿山”面貌如何?建设“绿色矿山”,需要遵循什么样的标准?带着疑问,记者于8月5日来到国土资源部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兖矿集团济宁三号煤矿,一探究竟。

  矿区惊艳—— “产煤不见煤”的大花园

  盛夏8月,草木繁盛。初进济三矿区,碧水环绕、绿树掩映、山光湖影,深处便是姹紫嫣红、小桥流水,矸石山经过精心造型后覆土、种植被,连绵蜿蜒,鲤鱼、孔雀、猴子、鸵鸟、梅花鹿都在各自园区悠然自得,俨然一个生态园,完全不是煤矿“应有”的样子。

  “与传统煤矿不同,我们矿借鉴了德国鲁尔-莱茵区的模式,把生产和生活分离开来。从1993年底开工之初就秉着‘生态环保’的理念建矿,把生态技术集成创新并嵌入到生产过程中,形成生态运行机制,矿区工程和生态环境融为一体。”济三煤矿党委书记盛春海告诉记者。“这里濒临南四湖,不设围墙,一年四季草木常青,我们自己也觉得这就是个大花园。”

  据济三煤矿环保科长李凤山介绍,每年建设工业广场外围绿色生态环廊和内部生态廊道的绿化资金有200多万,矿区绿化面积达30余万平方米,绿化系数达45%。借助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低开池沼,高筑亭台,出落成现代化绿色生态型煤矿形象。

  那矿区是如何做到产煤不见煤的呢?“井下开采时,我们就有通风防尘、消尘的先进设备,煤炭从矿井上来后,你看那高架起来密闭的就是煤炭的皮带输送。”盛春海说,煤炭由密闭皮带输送到洗煤厂,再由那里密闭输送到矿区后面的火车装箱处或者码头装船。“码头就是我们矿区的一部分,从南四湖经大运河到达南方长江沿岸,走水路非常环保,而且实惠便利。”

  记者看到,煤炭从3000米的密闭运输皮带上直接到了拖船上,装满后盖上篷布即可。据了解,一个船头可拖10个左右的拖船、即运送1万多吨煤炭。

  同时,矿区工厂及主要绿化区域敷设了自动喷洒降尘及喷灌系统;矸石运输皮带栈桥技术改造项目则实现了矸石不落地,解决了矿内汽车排矸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

  另外,为提高生态环境监测、预报、预警水平,济三煤矿开展了标准化环境监测站建设工作。“这里都是实时监测的,济宁市环保局可以随时调看。”李凤山补充道。

  生产能源—— 自己更要低碳节能

  “作为生产煤炭的能源企业,更应率先走低碳发展的路子,推进节能减排,打造绿色煤企。”矿长吴向前说出了济三煤矿打造“绿色煤企”的决心。

  “首先是绿色开采、集约生产,我们研究应用了综放条件下上行开采技术,还根据煤层特点推广应用旋转开采、条带式开采、充填开采、不搬迁开采等工艺,加大厚薄配采和边角煤开采力度。去年综放工作面回收率85%以上,薄煤层回收率达到98%,分别高出国家标准5个、1个百分点。”吴向前告诉记者。

  节能方面,据李凤山介绍,该矿采用井下供电系统隔爆型动态无功补偿技术,每年节约电耗100万千瓦时;推广井下煤流运输皮带、架空乘人装置及压风机变频调速技术,年节约电耗230万千瓦时;引进应用LED、风光互补型太阳能路灯等新型照明灯具,年节电24万千瓦时的生活供水应用分段式恒压供水技术,管网损耗每年至少减少2万立方米;引进新型射频卡淋浴器用于职工洗浴,年节约用水2.8万立方米。

  “在减排方面,我们同样不遗余力。目前,就污水废水而言,我们已经达到了零排放。”李凤山继续说道,矿井涌水井下处理复用系统将采空区涌水进行技术处理后,输送到井下各生产地点,实现生产用水井下直供,每年减少矿井水上井处理170万立方,这一项年节约供水费用400万元。

  同时,矿内通过交换站改造,供暖供汽全部利用济三电厂余热,取消了供暖锅炉,年节约煤炭1.3万吨,实现了烟尘及二氧化硫零排放。

  另外,该矿还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在矿北门口及西部园林区安装风光互补型太阳能路灯33盏,实现年节电5.5万千瓦时;应用的水源热泵技术,可实现节电率30%以上。

  科技创新—— 撑起矿山循环经济

  建设绿色生态矿山,关键在科技创新。

  “我们研发应用了短壁充填开采技术,是煤炭行业第一家单一使用掘进矸石充填及配套充填液压支架技术的企业,既提高了资源回收率,又减轻了开采带来的地表塌陷和村庄搬迁问题。”李凤山表示。

  济三煤矿把煤矸石(煤泥)用于发电,每年消耗洗矸70万吨、煤泥40万吨。通过引进的煤矸石烧结制砖技术,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煤矸石砖厂,使煤泥、洗矸利用率达到100%。而粉煤灰注浆系统可使发电产生废料粉煤灰经管道直接输送到井下用于防火注浆。

  “我们还自建生活污水处理站、矿井水处理站及矿井水深度处理系统,应用全国专利的电吸附技术,使处理后的中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回用于井下生产、煤炭洗选、地面喷洒降尘、绿化、消防、厕所冲刷和济三电厂循环冷却水补充水,中水利用率达到100%,年节约新鲜水用水量280多万立方米。”李凤山自豪地说。

  除此之外,济三煤矿定期对井田范围内的地面塌陷情况进行巡查,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协调处理;积极协助地方政府实施土地复垦,修建“台田地”,达到农业种植与水产养殖相结合复垦效果;与地方政府合作在塌陷区建成了集餐饮、垂钓、住宿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村;强化河堤治理和塌陷区土地复垦,投入1亿余元,对因采煤沉陷的泗河右堤段、内外滩及幸福河沉陷段进行恢复治理,塌陷地治理复用率达到100%。

  目前,济三煤矿形成了以“煤炭-洗选-电力-港运”为主导产业链,“煤矸石、煤泥—热电厂—电产品”、“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地资源”、“矿井排水—水处理站—余热利用—生产、种养殖”相辅的多条循环产业支链。(记者 张誉耀 通讯员 杨旺)

[作者:王珊珊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