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烟台市委召开中心组读书会暨全市科学发展观摩、加快推动县域全面发展会议。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良对上半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同时对下半年工作提出了要求。
改善民生
790辆校车年底前全部到位
从8月1日起,市区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380元调整为42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300元以上。落实好2012年企业工资指导线政策,年内企业在岗职工货币工资平均增长15%。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尚未开工的4593套保障性住房要确保9月底前全部开工。
列入年度计划的35个农贸市场改造项目中,尚未开工和尚未完成改造任务的9个市场,年内要全部建成投入使用。继续抓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扫尾工作和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年内计划新增的1023辆农村中小学校车目前仅落实233辆,其余790辆年底前要全部到位。
交通改造
龙烟铁路力争年内启动建设
会上,王良提出要紧抓载体建设。园区载体方面,5个国家级园区要发挥龙头引领作,建设科学发展新高地。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在蓝色经济区和中日韩地方经合作示范区建设上率先突破。
港口载体,推进港口建设与临港经济发展深化与中海集团、宝钢集团、中海油、中石油等大企业的对接合作,拓展烟台至天津、香港等海上航线,促进海运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空港载体,新机场建设要重点解决好建设资金和航站楼建筑方案、航站区详规审批等问题。要尽快恢复开通烟台至香港航线,拓展更多具有战略意义的空中航线。
铁路载体,青烟威荣城际铁路今年要完成投资85亿元,龙烟铁路力争年内启动建设。
服务业
加快所城里改造保护
对烟台而言,二产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基石,是转调的“牛鼻子”。要把工业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着力点,推动五个传统优势产业(机械、电子、食品、黄金、现代化工)向集约集聚集成、高端高质高效方向提升,五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向整体推进、全面突破方向发展,十个产品集群(汽车、电脑、手机、船舶及海洋工程、葡萄酒、黄金、新型铝材、核电装备、聚氨酯、新型化纤)向特色鲜明、成岭成峰方向迈进。
把服务业作为转调的重点领域,加快启动朝阳街、所城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保护,推进总部经济基地、综合物流园区、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大型批发市场、冷链物流基地等工程建设,高标准搞好13个旅游度假区建设。
同时,着力提升苹果、葡萄、海参等产品品质和竞争优势,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打响食安烟台、绿色名城品牌。
企业发展
着力振兴三环、北极星等传统品牌
发展实体经济主要靠实体企业,市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要加快建立170户重点企业网络监测平台。
突出抓好科技创新“六个十”工程(十个科技龙头企业、十个成长型创新企业、十个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十大科技园区、十大科技应用技术、十名科技领军人才),推动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在烟台设立分所,积极推进烟台与中国海洋大学的办学合作。
从今年起到2015年,省政府每年安排10亿元的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烟台市也将拿出一定资金予以配套支持。
振兴和保护企业品牌。要着力振兴三环、北极星、中亚至宝等传统品牌,尽快制定振兴传统品牌的意见。全市168个山东名牌产品中,有45个未使用名牌专用标志,31户企业未进行名牌宣传。
上半年总结
全市GDP增长10.2%
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617.7亿元,增长10.2%;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2.2亿元,增长18.9%,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莱州湾、龙口湾、丁字湾、长岛休闲度假岛等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全面启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2%;夏粮喜获丰收,总产量达到99万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36.8亿元,增长20.7%。通用东岳三期竣工投产,万华工业园、张裕国际葡萄酒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海即大桥、烟海高速建成启用,海阳核电、新机场、铁路、烟台港西港区、城市科技馆、五彩文化广场等项目积极推进。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8.5%和15.4%。
县域发展
统筹县域经济发展
推动丁字湾区域莱阳与海阳、龙口湾区域龙口与招远、莱州湾周边区域的统筹发展规划。加强蓬莱市与开发区的规划衔接与产业协作,加快布局海岸经济文化聚集区。要落实新一轮帮扶栖霞、支持长岛发展意见。
在突出抓好7个全国重点镇、13个省级中心镇和8个省级示范镇建设的基础上,再筛选确定一批市级示范镇,圆满完成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年度任务。
重点项目
600亿元融资支持
年初烟台确定了195个市级重点项目和175项城建重点项目,对尚未开工的9个市级重点项目和79个城建重点项目,
融资方面,日前,山东省建设银行与烟台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十二五”期间将为烟台发展提供600亿元的融资支持。烟台银行也对市城管局开展了授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