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画家李燕想念老北京小吃:绝对没有食品安全问题

2012-06-15 15:29:00 来源: 北京晚报 
字号  

  他是著名画家,国画作品秉承传统文人画风,蕴涵厚重底蕴和深邃的哲理;他国学渊博,演讲幽默风趣,引人深思,犹如在历史中盘桓,于未来中徜徉;他是全国政协委员,以实际行动致力于文物保护,被誉为保护京城传统文化的“四大铁杆”之一;对于父亲李苦禅大师他崇敬有加,其教书育人之良苦,正得益于大师的遗德和教诲。而谈及个人,他则把自己比作竹子——虚心有节。这就是著名画家李燕,一贯热心于探索易学、金石学、宗教、民俗等传统文化的学者。

  李苦禅对于李燕的影响不仅仅限于作画,更在于做人,这一点在李燕的言谈举止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面前的李燕,满头银发如霜,泛红的面颊,魁梧的身材,爽朗的笑声,还有那略显老旧的客厅中,墙上、书柜中悬挂与展示的李苦禅大师的照片和力作,无不在提醒着我们大师音容犹在,某种亲切的穿越感透彻于内、发乎于外。虽未曾听过李燕讲课,但只是在简短采访中就可以看出他身为一名教师的魅力。李燕用自己特有的语言,结合古今的社会生态,娓娓道来看似有些乏味、抽象的饮食文化之义——“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上很多地区还处于茹毛饮血的阶段时,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开始了饮食文化的探索。”

  饮食文化就是“以民为本”

  李燕把饮食文化总结为三个层次,最高层次是茶文化,其次是烹调文化,再次是酒文化。人不是觉得口渴了才喝茶,而是上升到了茶文化的层次,苏东坡自己就研制过茶叶,并赋诗云:“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而作家鲁迅也醉心于高粱酒给他带来的绝佳享受。至于酒文化,则常常让人联想到“酒池肉林”、夏桀误国,“酒患”对于酒的负面作用古人早有警示。与大众关系最为密切的要数烹调文化了,它也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如今,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物质条件、市场环境得到空前的丰富和改善,这是饮食文化得以更上一层楼的基础性保障。由此,李燕提出了“民以食为天,君以民为天”的概念,并借助魏征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一句把饮食文化的定义提升到了“以民为本”的高度加以重视。

  如今的食物品种极为丰富,电视栏目中关于美食、养生的说法也层出不穷,李燕对此有自己的看法:“药疗不如食疗,但胡吃海塞肯定不行,食物的保健性也是因不同体质而有着很大差异,吃得不合适会造成糖尿病、血脂高等富贵病已成为现代人的不可承受之痛。以前是吃不饱的问题,如今是吃得安全、健康的问题。君不见,许多人流连于酒池饭桌、大鱼大肉,狂饮无度、大吃大喝吃出了脂肪肝、喝出了肝炎,以致病入膏肓,北京晚报开办这个‘饮食之道’栏目,告诉人们该吃什么、怎样吃得健康,是非常有用、及时的健康饮食文化的普及!”

  合理饮食习惯就是饮食文化

  谈及自己的饮食习惯,1943年出生于古都北京的李燕思路仿佛又倒回了几十年前的岁月,“许多人觉得我生于做学问之家一定是非富即贵,但父亲早期乐善好施,有很强的国家、民族责任感,所以我家有数的钱‘出’的比‘进’的要多”。在北京大雅宝胡同度过了自己童年的李燕,与董希文、张仃、王朝闻等艺术家的孩子一起嬉笑打闹,但作为“大院里吃得最差的孩子”,他不得不跑到北京郊区的护城河边挖野菜以填饱饥饿的肚子,“那时最大的乐趣是和农村的小伙伴们挖野菜,为了保护自然生态,我们并不连根挖起,而是从半截刨出。回家后用水一焯,放点儿虾米皮,那滋味现在想起来都留恋。”父亲常常教导他,一不要馋嘴,二不要羡慕人家,“那是没出息的苗头”。长期的节俭生活养成了他自小以素食为主的习惯,稍微加点儿荤都是为了改善和调剂伙食需要,而省吃俭用下来的钱父亲都拿去买了文物、拓片、古籍和绘画方面的用书。

  至于喜欢吃荤吃素,李燕认为应该根据自己身体的需要决定,不能走入“为吃素而吃素”的误区。吃素分为两种,一种是“富贵素”,指的是过去的王公贵族们附庸风雅,到了节日时吃些素食,进些香火,但并不是真正吃素,“心有不诚”。另一种则是“贫穷素”,指的是平民百姓秉承“天人合一”的理念,以时令菜为家常菜,“到什么时候吃什么,绝不乱了季候”。“老百姓的饮食文化是无字的饮食文化,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习惯与方式才是最高级的饮食文化。”谈到这里,李燕的夫人、中央美院教授孙燕华插话说:“老百姓是最讲究阴阳平衡保养之道的,在京味作家老舍笔下,虎妞对祥子说要注意保养,说的其实就是顺应四时、阴阳平衡的意思。现在有些所谓专家片面强调保养就是吃,其实没有关注到人的自身的本真需要。”

  “文革”下放时,李燕把吃一顿正宗羊头肉比作当一回“皇上”的奢望。他讲起他在“文革”时劳动改造中的段子——极度严苛的政治环境和苦闷的心情使然,让他们这些劳动改造对象只能把凑在一起凭空臆想寻开心,有人说“一旦有机会回北京就去便宜坊吃焖炉烤鸭,夹春饼”,而李燕则希望“每顿都吃吊炉烧饼,就羊头肉,永不‘鱼肉人民’。”后来,回到北京的他真就把吃一顿羊头肉与“当回皇上”画了等号,还为此写了一篇文章。

  最重要的就是“将就”和“讲究”二字

  “凡办事两头都不容易,最重要的是将就和讲究二字”。这是父亲对他的谆谆教导。何谓将就?就是说吃饭不必太精、太好,只要有味道、有嚼头,舌头有需要,就是一顿好饭。何为讲究?老北京讲究饮食文化,最上档次的是几大饭庄,再往下就是所谓的居、馆、铺,还有就是纯地方风味了,如艾窝窝、驴打滚、火烧、油饼等。可别小看这些貌似简单的小吃,它最讲究“成龙配套”,糖酥火烧配面茶、酸豆汁配焦圈——把胡萝卜腌好后切成细丝,放到大青花瓷盘子中,好吃不贵,老北京再刁的嘴都能咂摸出味儿来。薄利多销的小吃解决了我吃不起荤的尴尬,时不时还能打打牙祭。”最令李燕难忘的还有走街串巷卖小吃的,“就说白水羊头肉吧,虽然很清淡,但很讲究火候,小贩切羊头肉的刀口很薄,放一片在报纸上都能看清楚下面的字。”再说吊炉火烧,讲究三分烙、七分烤,火大了容易糊,火小了会夹生,就像江浙一带的炒茶,是个技术活儿。

  最令他难忘的还有老北京的吆喝,“比如说硬面饽饽吧,吆喝声要持续八九分钟,声音不高,但拖腔很远,在不知不觉中还要完成换气,‘硬面……饽——饽’”李燕精神一抖,还吆喝了一声,活脱一个卖饽饽的。听李燕讲过去的事,如同在听一段段精彩的评书,中间还穿插着曲艺、京剧亮相,绘声绘色地描述着每个细节。“老北京讲究好吃的不如好(音‘耗’)吃的。硬面饽饽就要用新面,时间长了容易变味;冲茶时用大茶壶一冲,小米粘面,20小时之内大致可以保证味道的纯正,头一天要磨出来,第二天再卖,到什么程度?碗扣下都不会掉下来的程度,你说那味道能不正吗?可是现在,正宗的老北京小吃正逐渐在消亡,有不少小吃已不是原来的味儿了!”

  对于如今食品安全领域出现的诸如地沟油等问题,李燕表现出了不屑与鄙夷,在他眼中的老北京走街串巷的小吃摊卖家绝不会这样,“他们祖祖辈辈都靠此谋生,所以声誉在他们看来比生命还宝贵,老北京的小吃从做工、火候、材料到信用保障,可以说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营方式。”

  食疗和药疗都是饮食文化

  “平常的才是正常的”,李燕特别推崇过去老百姓讲究为了身体健康,每到一定时候就主动饿上一顿两顿饭的做法,“这样可以让消化器官休息休息,别总为大鱼大肉所累。一个月空一天肚子,对人身体是有好处的。”而民间用花椒大料做汤的习俗,李燕极力表示现代人也应坚持,千百年下来,老百姓的饮食离不开花椒,它的穿透力极强,能起到提味的作用。如果尿路感染,用些花椒加点儿盐,煮好后喝上几碗,三天基本上就好了,因为它有消炎的作用。做干炸丸子汤也要多放些花椒,不要放酱油,盐要用海里的盐,再撒些韭菜末,营养才丰富。而大料呢,能起到提味的作用,其微温的品性对人的内脏也有益处。“食疗与药疗都与老百姓的饮食文化结合得很紧密,”如果人偶感了风寒,最好是用鲜姜切成片放红糖煮,喝了能发汗。而有结石,则最好用陈橘子皮研成面吃下去,“老百姓最平常的文化也是最正常的饮食文化。”

  夫画者,从于心者也。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是能够听到自己心里声音的,李燕就是这样的人。 本报通讯员 张斌 本报记者 吕隽

[作者:刘欢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