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郎咸平走穴2小时报酬22万元 出场费三年涨10倍

2012-06-14 15:27:00 来源: 福州晚报 
字号  

  大礼堂的入口处,身着米白色西装的郎咸平举手在空中划过一道姿势,三步就跨上了专为他搭建的临时舞台。坐在巴洛克宫廷式沙发上,他不断挥动“大锤”,砸向那些“那么近又如此远”的宏大经济命题。

  2个小时很快过去了,多次听过郎咸平演讲的人感觉,这场堪称国内最贵的经济学演讲内容似曾相识。台下观众不知道的是,主办方花费了22万元来为郎先生的口若悬河买单。

  而在Ideas&RePEc昨天发布的5月经济学家排行榜上,郎咸平仅列华人第十位。该机构总部位于瑞典,拥有全球最庞大经济学研究机构和科研工作者样本数据库。

  圈内素有“狂名”、此次问鼎华人榜首的邹恒甫因此隔空开炮:他曾经很有学术影响力,这10年原地踏步,不进则退。

  记者接触到的一份经济学家“走穴”报价单上,2009年报价1.5万的某当红女财经评论员出场费今年跳升至15万,谢国忠、宋鸿兵等财经人每场报价也都在10万元以上。

  谁在走穴中赚翻“专家消费”产业链漫长

  20多万元也不是给郎咸平一个人的,而是通过中间人周转,层层累加到最后的打包价。

  连续两年和郎咸平的助理砍过价的顾大晖对记者分析。上个月,他供职的一家电子商贸交易平台在上海举办一年一度的行业颁奖典礼,来演讲的郎咸平一次性领走薪酬超过20万元。

  给高校的价格稍微低一点,如果和经纪人直接谈,报价是15万元,但不再有杀价空间了,而且得按照他的时间表,演讲2小时还必须安排十分钟休息。

  顾大晖组织的活动由几大业内商会、协会联办。“虽然这笔钱是算公司的支出,但活动当天我们收回的招贴、杂志、视听等广告费就有200多万,20万元等于是投资”。

  赞助商、经纪人、专家……在这个“三角”关系里,也被一批文化传播公司嗅出商机。“要搞一个经济论坛简单得很,设计一个比较高端的主题,找一些比较热门的话题,拉几个比较靠谱的组织单位和主办方,邀请一群比较有身份的听众,然后搞定比较出名的酒店场地。”深谙此道的“论坛承包商”李先生对记者笑言。“所有费用都由我们来出,关键环节是忽悠赞助商投钱,他投50万,你花20万,就有差价利润了。”在他看来,之所以必须邀请有公众号召力的经济学家到场,既为了给赞助商的打包方案好看,也为了吸引媒体报道。

  出场费怎么涨才算够 逢年必涨最多三年涨10倍

  经济学家越是有“市场”,他“哺育”的利益链条就越漫长,而价格向上传导,相对附加费用也就越冗杂。仍以近几年最贵的经济学家郎咸平为例,据记者了解,他在2009年的出场费只有10万元~11万元,现在平均价格翻了一番。

[作者:何敏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