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杭州上空灰霾究竟有多强 记者30天蹲守全记录

2012-06-14 10:13:00 来源: 今日早报 
字号  

  “杭州城怎么都是灰蒙蒙一片?站在西湖边,对面的大楼隐隐绰绰,衣服晾晒出去,收回来变得灰头土脸……”

  这两天,生活在灰霾笼罩下的杭州市民看着眼前雾茫茫的天空,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难道真的是江苏等地农村焚烧秸秆,把灰霾“吹”到了杭州?还是另有原因?

  杭州PM2.5监测数据飙升

  创下公布数据以来最高值

  从6月以来,杭州环保网站每天都会公布朝晖监测站位、浙大华家池校区监测站位和西湖景区卧龙桥监测站位前一天的PM2.5监测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杭城的空气质量。

  昨天下午,记者登录杭州市环保局官网,查看三个监测点最新的PM2.5监测数据。

  显示数据让记者吃了一惊:6月12日,朝晖监测点的PM2.5监测数据为141微克/立方米;浙大华家池校区监测点的数据为169微克/立方米;卧龙桥监测点的数据为147微克/立方米。

  根据国家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空气中PM2.5的日平均浓度限值为75微克/立方米,也就是说前天杭城三个PM2.5监测点的数据超标一倍,同时也创下了杭州公布PM2.5监测数据以来的最高值。

  而6月11日,省环保厅公布的三个监测点的PM2.5数据也全部超标。

  杭城昨天空气质量属轻微污染

  最低能见度只有83米

  昨天,国家环保部官网显示的杭城空气质量状况为“轻微污染”,6月12日也属“轻微污染”。

  能见度低到什么程度?记者昨天从省气象台了解到,昨天,杭州、衢州、绍兴、金华、宁波北部、丽水北部等地大部最小能见度在100—700米,其中临安、常山、鄞州、武义、奉化、磐安、兰溪、缙云等地在100米以下,临安仅40米,杭州上城区83米。

  不过天空虽迷蒙,气温却毫不客气。昨天杭州的最高气温,在这片灰蒙蒙中,蹭蹭蹭蹿到了33.9℃,创下了杭城今年以来最高温。

  江苏农村烧秸秆

  并非导致杭城灰霾主要原因

  前天, 杭州市气象台发布了霾黄色预警,一直持续到昨天下午才解除。

  那么,导致杭城持续灰霾天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这两天,大家都在说,杭城的灰霾天是因为前几天江苏农村烧秸秆烧得热火朝天,灰霾是随着北风被“吹”到了杭州,杭州是被江苏“拖累”的。

  杭州离江苏有近300公里,要把那边的灰霾吹到杭州,得要多大的风啊。

  昨天,省气象台通报了全省性雾霾的主要原因:一是近期我省近地面风速较小,气压低,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不容易扩散,所以白天容易出现能见度较差的灰霾;二是这几天要么晴空要么少云,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接近饱和,易形成大雾。

  省气候中心雾霾专家任律分析:江苏农村烧秸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杭州这几天的雾霾。因为江浙沪的大气层比较相似,南下的弱冷空气,顺手把大量的浮尘和秸秆焚烧烟雾,带到了长江流域,但这并不是导致杭州灰霾的最主要原因。

  说到底,还是杭州最近本身大气层比较稳定。 越是稳定的大气层,就越像一个懒洋洋的家伙,“新陈代谢”很慢,污染物就没法扩散出去。杭州三面临山一面临江,自身地势就不容易污染物扩散,大气层一稳定,就更没辙了。

  一般来说,要想把城市的各种污染物扩散出去,要么靠大风,要么指望雨。

  这几天无雨,一条路就被堵死了,风也几乎没有,撑死不过2级,而要扩散污染物,至少要达到3级风力。

  从6月10日开始,杭州的空气质量一直显示为“轻微污染”,内外夹击,原本的雾就成了霾。

  任律说, 霾的持续,一般需要三个条件:静风、逆温层和污染物。

  城市里高楼大厦越来越密集,一定程度上阻挡了空气流动,风自然小了,静风也容易形成,不利于污染物向城区外围扩散。

  而逆温层则好比一个玻璃罩子覆盖在城市上空,它会让城市低空的气温反而比高空低,导致污染物不能及时排放。颗粒物沉积形成遮阳层,阳光在污染物中多次折射和反射,导致天空灰头土脑,雾霾天就来了。

  所以,这灰蒙蒙的天,非得等到雨水,才能冲刷干净。

  从明天开始,杭城会零星有点雨,后天雨水增援,雾霾天才会慢慢撤退。

  5月15日到6月13日,本报记者连续30天,在白堤锦带桥拍下的空气能见度照片。记者 洪慧敏 张文华/文

[作者:宋亚芬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