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原锐评

吴睿鸫:“误诊率50%很正常”背后暗含逻辑

2012-06-13 10:50:35 来源: 大河网
字号  

  就目前医疗技术条件而言,出现误诊现象在所难免。我国首个《中国医学误诊文献数据库》研究表明,我国医院文献报道的总体误诊率约为27.8%,与国际水平30%基本相当。显然,误诊是一个世界性的医学难题,即便在欧美发达国家,同样也会发生类似问题。同时也意味着,在既有医学水平尚无法100%确保诊断正确的前提下,误诊是患者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

  但对医院而言,不管误诊出于何种原因,即使在正常范围内,甚至是医学领域允许存在的,都应当医疗机构承担责任。而现在,医院把误诊当作正常现象,其背后暗含的逻辑,既有推卸责任和规避风险的嫌疑,更为重要的是,也有医疗事故增加的潜在危险。倘若“正常现象论”一旦成为气候,那么,所有医疗差错,都可能用“误诊”当作挡箭牌,医疗事故的也将会频频出现。

  这种逻辑推理,在现实中也得到了应验。比如,2011年,山东济南的王女士被诊断肺癌晚期只能活三个月,化疗之后反而每况愈下,换医院后发现误诊,但因为化疗过重左肺失去功能被切除。王女士找到当事医院讨要说法时医院竟伪造了30多张假病历。无论是王女士误诊断,还是最近发生河北钢铁集团舞钢职工医院的两起患者死亡事件,都不是基于患者实际病情坦然承认,而是总找一些托辞,甚至搞一些见不人的“勾当”,来卸掉医院医生的责任。

  “误诊率50%很正常”,与其说这是个医学领域的问题,不如说是一个医疗体制的问题。就目前而言,医生责任心的淡薄,对医疗设备的过度信赖,才是误诊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如今,医院又抛出了“误诊率50%很正常”,其潜台词无非告诉人们,只要当医生,没有不误诊的。这倒是很好为医生减压,但作为患者总要医院就医,当听到误诊率如此高的时候,难免会增加心理负担。

  实际上,面对医疗误诊,医院和医生要以坦诚地姿态对待,而不能恣意逃避,推诿责任,应以负责的态度,找准根源,采取完善的医疗流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误诊率;要架构国家误诊赔偿机制,使患者误诊后,及时能得到补偿与救济,以减少医患间的矛盾。

[作者:吴睿鸫  编辑:刘丽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