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黄金波动背后有逻辑 长期上涨格局未完

2012-04-05 09:58:00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字号  

  在2月29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讲话之后,黄金出现了一轮近百美元的放量大跌,黄金价格从1790美元下跌至1700美元左右,随之而来的是延续了近一个月之久的连绵下跌,那么黄金的长期上涨格局是否行将结束。分析认为,伯南克除了开启新的货币宽松措施外,几乎没有其他方法,能改变的无非是宽松的时间和形势,这最终将推动金价产生新一轮的涨势。

  黄金波动背后有逻辑

  从黄金的基本交易模式和定价体系来看,黄金现货和OTC市场的定价中心在伦敦(即伦敦金银市场LBMA),参与者主要为各国央行和商业银行等机构投资者。商业银行通过市场向中央银行或其他商业银行拆借黄金,卖出变现后,以此资金投入到货币市场进行放贷获取利息收益,再与黄金生产商签订远期购买黄金协议,以此黄金归还央行或其他商业银行。因此,当市场上美元流动性出现紧张时,黄金就会被拆借来销售,资本则被投入到货币市场获取较高的利息收益。而这个拆借成本(黄金远期利率GOFO)越高,说明拆借意愿越强烈,未来黄金遭到抛售的可能越大,反之亦然。也就是说黄金在流动性紧张的时候,被作为一种货币在进行拆借和放贷。所以才会出现金融体系危机加剧、流动性紧张时黄金下跌的格局,而不能简单的用“乱世买黄金”的思路来进行分析。

  其次,是否能够简单的遵循“美元与黄金”反向的逻辑分析黄金涨跌呢?如果这样是正确的,那么为什么在2009年底至2010年中期间二者出现了长期的同涨同跌现象?

  我们现在看到的美元指数只是美元的价格,而不是其价值。美元指数是由国际主要的6种货币加权计算而来的,其中欧元比重最大,占比57%,也就是说,当欧元下跌时,美元必然上涨,即便美元价值可能也在下跌。而当美国已经完成了量化宽松而欧洲正在推出欧洲版量化宽松-LTRO操作,那么之后就有可能出现欧元下跌幅度超过美元的下跌幅度,即美元价值虽然仍在下跌,但其价格却在上涨,而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的释放流动性,造成了通胀预期的加剧,进而造成黄金价格的推升。而形成黄金与美元潜在的同涨同跌的格局。因而不能简单的照搬“美元与黄金”方向的简单逻辑,这种情况只在某些情况下适用。

  流动性紧张致金价下跌

  近期黄金下跌的主要原因是美国银行的压力测试导致短期流动性紧张,以及美债收益率抬高而带动的短期LIBOR上行双重作用,而不是市场上简单认为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发言暗示不会推出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所致。

  如果仔细观察美元短期流动性可以发现,美元隔夜LIBOR利率在2月28日之后开始在上升,而3月期LIBOR却仍是稳中有降,说明短期流动性在趋紧张,而中期及长期流动性仍然宽松。此时美债中长期收益率已开始出现上升,说明资金在从美债市场撤出,如果确实如市场分析,伯南克没有提及新一轮量化宽松导致投资者预期消失,那么这时美元和美债都应当受到追捧,收益率应当下降,然而事实正好相反。观察近期的事件可知,美联储正在对19家大银行进行压力测试,测试其一级核心资本充足率是否达到规定标准,进而确定其抵御未来金融风险的能力,此时各大银行需要大量拆借资本来弥补头寸的不足,进而造成了短期流动性的紧张,而中长期来看,美联储长期实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趋势没有改变,因此中长期LIBOR仍处于低位。

  因此,当美联储在3月14日宣布除4家银行外其他大银行全部通过测试后,黄金价格开始企稳。而短期内美债收益率走高有可能是受到美国利好经济的刺激,进而转移到美国股市、大宗商品等风险资产上,从而带动美元LIBOR短期内仍有抬头迹象,但随着伯南克最近一次讲话继续对量化宽松开启了预期,美元流动性的大趋势仍然宽松,进而推动金价上涨。银河期货 柳瑾

[作者:曹慧敏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