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释放转型升级的正能量

2013-08-26 14:12:00 来源: 经济日报 
字号  

    东莞是我国外向型经济样本城市,经济走向令人关注。针对今年上半年东莞的经济发展,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

    记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当时经济外向度高达250%的东莞市反应异常敏感。2009年第一季度,GDP负增长2.5%。4年多来,东莞一直在人们的质疑、担忧与期盼中负重前行。在此背景下,今年上半年东莞主要经济指标全线飘红,这说明了什么?

    徐建华:说明东莞逐步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转入正常增长轨道;说明东莞协调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思路举措已初见成效;更主要的是,说明东莞近年来致力转型升级的正能量正逐步释放。近年来,东莞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大力推进重大项目、重大产业集聚区、重大科技专项“三重”建设,推动科技金融产业“三融合”,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农村综合改革,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稳中有进。我市上半年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就是转型升级的结果。

    记者:我们留意到,上半年东莞经济增长虽然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但固定资产投资、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企业利润等增速仍然不够理想,您怎么看东莞的未来发展趋势?

    徐建华:的确,我们要清醒认识到,东莞还处于转型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经济回升基础仍不牢固,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多困难,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加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保持经济上行的压力加大。然而,遇到困境某种意义上是好事,它给了我们转型升级的动力,推动我们去寻找经济发展新的引擎。今年以来,我们深入实施市委、市政府两个1号文,加快“十二五”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大型骨干企业,打造粤海高端装备产业园、松山湖大学创新城、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3个增长极,持续释放出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增长潜力,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调查显示,东莞千家外资企业中,75%的企业表示经营状况不错,15%的企业有意扩大生产,超过九成的企业表示愿意扎根东莞,七成企业开展内销业务。这些表明我市广大外商投资信心稳定,转型升级、互惠共赢的共识强烈。只要我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的部署上来,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就一定能够迎难而上,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记者:下一步,东莞将有怎样的创新举措?

    徐建华:下半年,我们将继续推进“三重”建设,实施百亿元企业、千亿元产业培育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加快培育高端电子、生物技术、新一代互联网、3D打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抓好四大市属园区、东中西三大增长极、南城国际商务区等重点区域的开发,力争建设成为全市转型升级样板区、新型城市化示范区、创新创业引领区、生态文明探索区。实施“加工贸易增效”计划,完善加工贸易管理服务平台,争创国家外向型经济转型升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文/庞彩霞

[作者:种卿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