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郑州新闻

骗子冒充学校老师对家长行骗 引出卖号黑色产业链

2013-03-28 06:23:30 来源: 中原网--郑州晚报
字号  

B

记者联系到卖号人

对方称:每条8分,精准投放!

骗子拨打的一些手机,是部分家长为孩子准备的校信通专用号码,所以家长更加容易上当受骗。

昨日下午,记者查到校信通河南客服热线12556167,接通了人工服务。接线员称:这种情况绝对不会发生,他们是第一次听说。工作人员说,他们的信息,别说自己人看不到,就是工商、法院的人要来检查,也要经过严格的程序,而且要有几方在场。至于通过教育局、学校的管理人员,是不是会泄露信息,他们不清楚。

记者采访到一所小学的校信通管理员,他说:自己有权限进入系统给家长发短信,知道学生是谁、家长是谁,但11位号码只显示7位,看不到完整的信息。

在培训机构集中的桐柏路陇海路交叉口的凯旋门商务楼上,记者联系到一位做培训的朋友。他说,经常有人来给他们推销可以给目标客户群发短信的业务,甚至能做到你要哪个学校的家长,就能发到哪个家长的手机上。一般发一条短信是7分、8分钱,最低的还有5分钱,但量必须大,至少要一万条以上才能合作。

记者要来朋友提供的某通信公司工作人员的QQ号,以培训机构企划的身份与对方商谈购买群发短信的业务。对方得知需求量大,而且主要是面对“小升初”的学生家长,称“全郑州市的小六我们都有”。

记者询问价格,她说:“每条8分,精准投放!”记者试探他们的信息来源,能不能通过校信通发布,她说:“校信通不可能,但我们的号码都是从XX局弄来的,保证能够精准投放。如不相信,可以远程监控。”

C

“这个黑色产业链分为上中下三级。”

截至2011年7月初,办理校信通的人数超过4500万人。那么,这类业务有没有可能泄露学生的个人信息?

记者上网搜索“购买校信通信息 郑州”,很快就搜到不少网页,有一个在首页上直接标明“郑州校信通(校讯通)学校名单”,郑州乃至周边县市的数百个学校名称赫然在目,都可以“短信群发”。

据知情人士透露,上百万中小学生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和方式都差不多。“一名家长的信息泄露,原因看起来很多,银行、保险、房产、炒股、招聘、社交网站这些都有可能,但如果能同时说出孩子个人信息的,那就只有学校、运营商才知道那么详细了。”

“这个黑色产业链分为上中下三级。”知情人士介绍,“下线”是为达到广告短信精确投放的目的,大量购买学生个人信息的机构或诈骗者;其个人信息有可能来自“中线”,即掌握学生和家长第一手资料的学校或老师,但“中线”掌握的信息并不会太多,往往只有一个班或一所学校。因此更多的信息来自“上线”,即运营商的内部人士,“上线”可以利用职务之便获得大量甚至一个省市的学生信息。

“三个环节链往往因为利益而紧密合作。利益链各环节得到的是数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利益,而留给家长和孩子的,则是不胜其烦的垃圾骚扰短信。”

[作者:张翼飞  编辑:禹亚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