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逐渐变冷,没有集中供暖条件的家庭开始储备过冬取暖所需的煤炭了。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小时候和渣子的事儿。
那时,买煤炭都是有计划的,凭供应票购买,而且只有有城市户口的家庭才有计划供应煤炭票。另外,济南国营煤店的成品煤无论是冬夏都非常紧张,动辄断货。为了买那点计划供应煤,常常是头天准备好地排车,天不亮就去挨号排队。挨了半宿冻,快轮到自己却没货了是常有的事情,反复折腾几次才可能买回煤。而那点计划供应煤是有限的,平时使用就紧紧巴巴的不宽裕,冬天又是取暖又是做饭烧水,如同杯水车薪,根本不够用。各个家庭就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挖潜,怎样使有数的煤炭最大限度地使用,好让在即将到来的冬天,家里人感到温暖不挨冻。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和渣子。
所谓和渣子,就是把煤灰碎末集中起来,再掺加上土,按比例用水将它们和在一起,搅拌均匀,然后,薄薄地摊摆在院子里,再用火钩子拉成书本大小的形状,让阳光烘晒。待晒干成形后,收拾在一起,小心翼翼地排列堆放在厨房或闲空地(恐怕使劲过大,使渣子断裂了或碎了),与块炭或煤球掺和着使用。那时候这个季节,一有空闲时间,看到天气晴朗,大家就忙不迭地和渣子,几乎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会有一片晾晒的渣子,看上去很壮观的。要是谁家的院子里没有,大家才会觉得惊异不解呢。
和渣子这个活儿看起来工艺简单,工序也不复杂,其实里面是很有学问的。首先用的土就很有讲究,济南南部山区的黄土比较好,黏黏糊糊的和煤灰很容易融合在一起,并且不冒浓烟,而且晾干后的渣子平整好看。煤灰与黄土的比例更要合计好,煤灰多了浪费,而黄土多了,燃点太小,甚至光冒烟不燃烧,达不到取暖或做饭的目的。一般地讲,按照3:1的比例正好。同时,煤灰、黄土和水一定要搅拌均匀,这样,和出的渣子不但外观平整光滑,不会轻易断裂碎了,而且还非常好烧实用。有一次,大人让我在家和渣子,我光想着早干完了好出去玩,就敷衍应付,偷工减料不说,还没有把煤灰、黄土和水搅拌好。又恰好赶上阴天,渣子没有完全晒透。到了冬天用的时候,弄得家里乌烟瘴气,只有难以忍受的烟熏火燎的呛味,虽然点着炉子,屋子里的温度跟外面几乎没有明显的区别。气得大人火冒三丈,本来答应领了工资给我买个新书包,也反悔不买了,后悔得我好几天没精打采的。
三十多年过去,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别说没有和渣子的事了,就是谈起这件事,小年轻的也感到好奇不已,像听天书似的似懂非懂。这不能不让人由衷地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