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冬日寒冷温泉经济升温 价格猛涨存隐忧

2012-12-07 10:27:00 来源: 解放日报 
字号  

  天气骤冷,周末寻一处宁静住所,泡上一次舒心的温泉,着实是很好的享受。来自淘宝的统计,进入11月以来,“温泉”一词已高居淘宝旅行平台搜索量第一名,上架的温泉线路产品超过1万件。来自芒果网的信息显示,温泉游已占到近期短途游订单的80%以上,温泉酒店的预订量增长了50%以上,价格增长30%到50%。

  近几年的初冬时节,温泉游都是旅游市场上毫无争议的主角。每到11月份,各种温泉游产品已是琳琅满目,远可至东北、海南、四川、云南,近可足不出沪。最热门的当属短途周末两日游,除了南京、武义、宁海等传统温泉线路外,湖州、绍兴、丽水、扬州等新的温泉景点也纷纷抢滩,在交通方式上,坐巴士、乘动车、自驾游选择多样。一些旅游企业还推出“温泉套餐”,如“温泉+品蟹”、“温泉+海鲜”、“温泉+养生”、“温泉+健身”等。

  温泉游的网上销售尤其火爆,携程、驴妈妈、途牛等旅游网站纷纷推出温泉专题,仅携程网上的温泉游线路就多达300多条。据介绍,网上预订温泉门票一般能便宜30%到50%,单价集中在100元到200元之间。一些团购网站还推出“两人同行”、“三口之家”温泉套票,折扣多数在6到7折之间,最低的不到3折。来自淘宝旅行平台的统计,11月份的温泉酒店成交量较9月同比增长74%,成交价格平均增长40%;近期的温泉线路产品日成交额大概在200万元左右,每天预订者上千。

  其实,相对于云南、广东、福建等区域,长三角地区的地热资源不算丰富。但随着温泉游的迅速升温,长三角地区的“汤池”已“多如繁星”。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上海周边半天内车程的温泉数量已超过40处。由于一哄而上,渐成气候的“温泉经济”背后也存在隐忧。

  为什么地热资源不丰富的长三角地区突然冒出这么多温泉?很多游客都怀疑:是真的温泉吗?会不会是自来水加加热?旅游专家对此进行了解答:温泉可以分为两种,天然温泉和人工温泉。真正天然的温泉水应该是受到地下压力的作用自动涌流出来的,通过人工打井抽上来的地下热水只能算人工温泉。据介绍,以上海为圆心、周边300公里半径内真正天然的温泉只有南京汤山、浙江武义和宁波宁海温泉等少数几家。

  专家认为,无论是泡自然温泉还是人工温泉,都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泡温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能美肤养颜;同时,温泉水中所含的矿物质如钙、镁、钠、碳酸氢、硫化氢等又能改变皮肤酸碱值,可软化皮肤角质。

  不过,长三角乃至中国的温泉行业产品雷同,都是“一张脸”。近年来,长三角的温泉基本都采用园林模式,以日式庭院风格最为流行。在泡池名目上,基本上家家都有中药浴、鲜花浴、红酒浴、小鱼池等,看不出温泉景区的个性化特色,产品的同质化必然导致市场恶性竞争。专家认为,温泉行业也亟需寻求差异化,可以细分为休闲养生复合型、主题公园型、会议休闲型、美容美体SPA型等,没有必要大家都在一条道上拼个你死我活。

  还有,同样都是温泉,但是矿物质含量却有差异,如水的温度、矿化度,偏硅酸、硫酸根、氟、锶、氡等指标数据都有所不同。资料显示,世界上共有11种温泉分类,而在日本有严格规定,每个温泉都应注明成分标示,让游客在泡之前心中有数。目前,长三角的很多温泉都没有做到这点,温泉市场显然缺乏规范。

  而眼下对温泉的索取有点无度的状态也颇有隐患。专家认为,温泉属于地下水资源,进行大规模的经营性开采,可能会影响地下水水位,造成地面下沉。目前一些温泉开采者只看到市场的巨大需求,一味追求温泉景区的规模,而忽视了对温泉资源的保护。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该严格管理,对温泉资源进行合理化的科学开采。

  泡温泉的小知识

  ●记得把身上的金属饰品摘下,不然你会发现自己心爱的首饰被硫化成黑色的了。

  ●泡温泉要避免空腹、饭后、酒后,与吃饭时间至少应间隔一小时。

  ●选择适应自身的高、中、低温度的温泉池,一般从低温到高温,每次15分钟到20分钟即可。

  ●温泉不宜长时间浸泡,否则会有胸闷、口渴、头晕等现象。感觉口干、胸闷时,可喝点饮料补充水分。

  ●皮肤干燥者浸泡温泉之后最好立刻抹上滋润乳液,以免肌肤水分大量流失引起不适。

  ●泡完温泉后不必再用清水冲洗,但是强酸性温泉和硫化氢温泉刺激性较大,最好还是再冲洗一下,以防有副作用,皮肤容易过敏的人更要注意了。

  ●根据水质划分,温泉一般分为中性碳酸泉、碱性碳酸氢钠泉、盐泉和硫磺泉四种。水质不同,功效也不同。所以泡之前,最好先了解温泉的种类,并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选择。(记者 陶健)

[作者:种卿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