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气候谈判成果寥寥 美国是京都议定书最大阻碍

2012-12-07 09:37:00 来源: 国际金融报 
字号  

  气候资金:英国承诺作表率

  在12月5日举行的部长级别圆桌磋商会议上,来自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环境部长第一个发言。他开门见山地表达了发展中国家在资金问题上的强烈诉求,对中期资金提出了具体要求,希望在2015年前达到600亿美元基金的目标。

  作为重要的发展中国家集团——“基础四国”12月4日下午也举行了部长发布会,再度重申,“发展中国家应该得到资金支持”,并提出变通的方案,要求先解决2013年到2015年的“中期资金需求”,同时这些钱应以“绿色气候资金”为主要渠道,以避免透明度不足的情况发生。

  根据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协议,发达国家原计划要在2010年至2013年迅速融资300亿美元用于帮助贫穷国家减少排放并适应全球变暖效应。按照规定,这笔资金要在2020年扩大至1000亿美元。然而,发达国家如今都陷入财政赤字危机,很难实现承诺。在拉锯战中,终于有发达国家在此次会议上就气候资金作出了承诺。英国第一个承诺会在明年增加气候资金的投入,将满足15亿英镑快速启动资金(GCF)的要求,在此之后,再启动18亿英镑作为中期资金的投入。

  印度代表Mira Mehrishi表示,“3年快过去了,还没有任何快速启动资金入账。”GCF董事成员、赞比亚谈判人David Kaluba表示,应设立具体的时间表和切合实际的路线图推进融资进程。

  基础四国:抱团施压表关切

  欧美等发达国家继续在基本议题上“扯皮”,发展中国家则抱团施压。巴西代表“基础四国”阐述了共同的立场和关切;印度、南非也分别简要阐明意见。印度表示,该国将2020年的减排目标定在20%。南非重申,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对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很重要;中国则希望避免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文本在2017年到2020年间出现“空窗期”,并强调发达国家在未来8年应提高减排力度。

  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还就中国本身的减排努力表示,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已宣布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尽管实现这一目标存在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的决心和信心不会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欧美发达国家为引领未来产业话语权,努力在绿色经济领域争当带头人,可自身的国家财政问题让其绿色先锋的意图变成“空头支票”。英国《卫报》称,英国的绿色投资银行难以从财政部获得拨款,从而不足以引领私人资本进入绿色产业进行投资;美国总统奥巴马虽然宣称要当引领世界绿色产业的模范,但国会对预算开支的冲突让其政策难以施展;反观亚洲国家正在积极行动,如中国“十二五”期间绿色投资有望达到8万亿元人民币,韩国每年拨出超过200亿美元促进绿色产业增长。

  潘基文:发达国家应带头

  看到气候谈判进度迟滞不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非常着急。他指出,气候变化正在影响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反常”变成了“正常”,危险信号无处不在:土地退化、冰川前所未有地消融;从美国到印度,成千上万老百姓遭受洪灾;从乌克兰到巴西,干旱让关键性的作物受到损害。各方应以妥协的精神和长远的目光,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潘基文进一步表示,美国和欧盟应在应对气候变化中起到带头作用。他说,发达国家有资源、有技术,而气候变化大部分是由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引起的,他们应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发展中国家没有这种能力。

  他同时称赞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了大量努力,即使不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强制减排国家,但中国仍很明智地做了大量投入,努力实现能源多元化。他希望印度、巴西、南非能与中国一道,发挥重要作用,共同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

[作者:王珊珊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