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石家庄10月31日电 (记者 黄芳)在欧美“双反”调查及市场需求疲软夹击之下,中国光伏产业大省河北的中小光伏企业全面停产,大型企业出现亏损,面临有史以来最严峻的行业危机,光伏巨头纷纷转向中国国内及拉美市场逆境突围。
在河北省工业经济联合会10月31日举行的重点行业2012年第三季度信息发布会上,该省信息产业与信息化协会发布了有关河北省光伏产业的运行分析报告。
报告称,今年以来,河北光伏产业各项经济指标持续下降,经济运行环境较2008年金融危机后更为严峻。其中,英利、晶龙两大集团1至9月主营业务收入188.5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减少150亿元(含子公司),同比负增长22.66%;利润总额同比减少50亿元(含子公司),由去年同期盈利21.38亿元下滑为亏损16.26亿元。
河北信息产业与信息化协会统计信息部主任龙贵秋认为,欧美对华光伏产品提起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直接导致中国光伏业步入“寒冬”。
继9月6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后,当地时间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光伏电池及组件的双反仲裁结果,反倾销税率为18.32%至249.96%,反补贴税率为14.78%至15.97%,并从中扣除10.54%的出口补贴。业内普遍认为,重税远远超出中国光伏行业能够承受的范围。
逆境之下,实力较雄厚的大型光伏企业纷纷拓展新市场,以摆脱对欧美市场的过度依赖。当天的报告显示,中国光伏业巨头英利集团通过实施“拉美攻略”,已成拉丁美洲最大光伏电站独家组件供应商,供货量达40兆瓦。
“新兴市场上升的速度非常快。”英利首席战略官王亦逾表示,今年下半年,英利集团产品投放新兴市场的比重将上升到7.82%。与此相对,美国市场比重下降为10.31%,欧洲市场下降至45.17%,而以往,英利集团超过70%的产品出口欧洲。
王亦逾还表示,今年下半年,英利集团产品投放中国市场的比重将上升到36.71%。据专业社会组织统计,英利集团今年上半年出货量达1.1吉瓦,位居全球发货量首位。
此外,另一家大型光伏企业河北晶澳目前已获两家国有发电企业的160兆瓦电池板大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