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七旬老人自费办报8年 传递人间大爱(图)

2012-09-19 18:06: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字号  

姚铭老人在更换社区报栏里的报纸 米凌子 摄

姚铭的报纸经常吸引社区居民驻足阅读 米凌子 摄

  中新网洛阳9月19日电(记者 门杰丹)河南洛阳75岁老人姚铭,心系社区公益事业,自费办了两份报纸,编纂、出版、投递……老人8年如一日,默默为社区居民提供精神食粮,传递温暖与爱,赢得居民钦敬。

  9月19日,记者在涧西区湖北路办事处上海市场社区,见到了这位痴迷办报的老人。花白的头发,硬朗的身板,矍铄的精神,一点也不像“古来稀”阶段的老人。他说,自己1997年退休后,赋闲在家一心想为居民做点什么,最初在家属院的黑板上写板报,供居民阅读。至于办报,纯属偶然。

  “我在报纸上看到吉林有人自费办了社区报,就有了办报的想法。”姚老说,从2004年开始,他用自己攒下的退休金创办了《夕阳红报》、《社区健康报》两份“社区报纸”,每月1日出版,每期发行500份。“内容有政治、人物、党史还有科普知识,还有关心下一代的内容,都是平常我在电视上、报纸上、书上找的,也有一些文友寄来的稿件。”

  据了解,在办报中,姚老身兼多职,不仅是主编,还是投递员。每期报纸印出来后,他都会抱着报纸,挨家挨户地给社区居民送上门,风雨无阻。编纂、印制、投递已经成了他晚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报纸印好了,有的是直接上门发到家里,对外地的朋友,我通过邮局寄给他们,反正都是自己送报上门,也不想麻烦别人。”姚老风趣地说,自己是70多岁的年龄、50多岁的体质、30多岁的思维,办报送报虽然辛苦点,但也锻炼了身体。

  每当看到居民阅读自己的报纸,看到报纸给居民提供生活服务,姚老就很高兴。不过,8年来,为了办报,他除了投入时间、精力外,还花了不少钱,算下来竟然超过了7万元。

  自从办了报纸后,姚老就不在小区里写板报了,而是定期将报纸贴到13个报栏内,供大家阅读。记者在小区看到,时不时会有居民驻足报栏前阅读。记者随即采访了几位阅报的居民,大家提起姚老和他的报纸,都交口称赞。

  “报纸一贴出来,我都是从头到尾看完,这俩报对我的帮助很大,有一些思想上的困惑看报纸后都弄清楚了,比如咋过好老年生活,咋搞好健康等。”同是老年人的张建平说,自己是姚老报纸的忠实读者。

  不仅是老年人,连年轻人也颇为受益。年轻姑娘宋君说:“姚爷爷的报纸,对我们年轻人帮助也很大,平时上班工作比较忙,上下班的时候从门口路过,就会看几眼报纸,里面一些健康知识啊,或者一些历史啊,都是比较有意思的,不经意间就学到东西了。”

  被姚老的热心肠感染,有的居民也会主动帮他做点工作。居民高学友说,自己看姚老不容易,有时候也会投一些稿件,帮忙做些校对的工作。

  虽然随着年事增高,身体条件逐渐下降,近几年报纸办得有些吃力。但有了热心人的帮助,目前报纸出得还算顺利。尽管如此,姚老表示,只要自己身体许可,报纸就会办下去,能多为大家做点事就多做点。有生之年,和报纸结了缘。(完)

[作者: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