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作为农耕文明中最基本的社区单位,是以百姓共同生产、生活为基础所建立起的功能复合的文化空间,其中蕴含着中国古老文化的记忆。在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1000多个项目和众多省、市、县级非遗项目中,绝大多数都发生、发展在村落里,少数民族的非遗项目更是大多存在于村落中。
近年来,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古村落作为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村落要面临着来自于城市文化、外来文化、主流文化的冲击,村落的原始性及其附属的文化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乡土建筑研究室多年来对古村落的普查和记录,2005年能代表或体现中国农耕文化包括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有5000个左右,截至2012年6月,这个数目已经不足3000个。因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冯骥才大声疾呼:“五千年历史留给我们的千姿万态的古村落的存亡,已经到了紧急关头。如果再不引起关注,将会出现千城一面、万村一面的景象。”
目前,我国对古村落的保护多注重外观、景点、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古村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有外形也有内核,有精神也有载体,每一个古村落都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切割。如果只注重保护物质部分,忽略精神部分,那所保护的也只能算是一个失去灵魂和生命的标本,因而要充分认清古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价值。
古村落完整地、系统地、综合地、真实地、生态地、生活化地呈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像冯骥才所说,“每个村落都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库,储藏着极其丰富的非物质的精神文化遗产……我们保护古村落,更是要保护这些无形的个性的多样的精神。”“中华民族最深的根在这里面,中华文化的灿烂性、多样性和地域性体现在里面,文化的创造性也在村落里。”
古村落可谓民间文化生态的博物馆,而且是一项依然在传承之中的活态文化遗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刘锡诚曾这样形容:一座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村落,往往就是一个社会和一段历史的缩影。但是,在做古村落调查时我们发现,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这里慢慢消逝。以语言类民俗为例,在多数较为偏远的少数民族的古村落中,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当地流传着的诸多凝结着广大民众世代相传的集体智慧和经验结晶的口头文化,并没有相关的文字记录。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村寨中的年轻人已经开始远离故土,他们的文化兴趣逐渐被流行文化取代。伴随着民间文化传人的相继去世,许多经典文化已陷入无人传承的窘境。不少地方的史诗已不能依靠本民族的年轻人传唱,而是由一批批的旅游开发者唱诵。这种以他者身份演绎的唱诵者,因缺乏必要的文化情感及时间的沉淀,实难接触到文化的本质与内核。因而,在某些方面也造成了“伪文化”与“快餐文化”的形成。由此,冯骥才认为“这些形成于成百上千年的民族文化板块正在松动和瓦解”。
人在村落中生活,有意无意地创造着具有浓烈个性与时代特点的文化,从而产生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这也是人类发展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古村落承载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蕴含着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这些具有多样性的村落文化形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与厚重。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今日所做的工作,不仅是针对一枚荷包、一段故事、一位艺人的保护,也是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从长远来看,这将为中华文化科学、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打下牢固的根基。
(蒲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