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西安试点“大学区” 均衡发展为“择校热”降温

2012-08-27 15:53:00 来源: 《瞭望》新闻周刊 
字号  

  西安:“大学区”为“择校热”降温

  “实行大学区后,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这正是我们家长所期盼的”

  基础教育“择校热”、“奥数热”的根本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发展不均衡。如何才能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化解“择校热”难题?西安市从今年春季开学开始在4个区实行的“大学区管理制”试点,通过优质学校带动成员学校共同发展,发展壮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目前,4个试点区283所学校共组建了72个大学区,在一定程度上为“择校热”降了温。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当前社会各界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最大的意见有两个:一是择校收费问题,二是补课问题。择校问题从表面看是办学行为不规范,实际上是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发展不均衡造成的。”西安市教育局局长李颖科说,近年来,西安市中小学办学条件虽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区域之间,特别是校际之间的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仍不均衡。实施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推动教师特别是名师的交流互动,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以此从根本上逐步解决择校这一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教育问题。

  据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黄新南介绍,所谓“大学区”就是指在区县区域中,由教育行政部门指定一所优质学校为学区长学校,吸纳3至5所同类型、同层次的相对薄弱的成员学校就近合理组建成为一个大学区,逐步在“大学区”内实施“统一教学管理、统一共享设施、统一安排教师、统一课程资源、统一教学活动、统一组织备课、统一教师培训、统一质量监测、统一评价激励”。

  “实施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壮大优质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基础教育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实现基础教育入学机会和教育质量的公平,实现基础教育内涵发展方面的高水平、高层次均衡。简言之,使学区内学校优者更优、弱者变强。”

  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今年西安市财政已经列支500万元用于“大学区”改革补助。西安市结合全市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和不同区域、学校的实际,坚持先行试点,总结经验,再全面实施,积极稳妥地推进。

  2012年春季,西安市首先在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等四个学校最为集中的城中区试点,探索推行“大学区管理制”的实践经验。按照“大学区管理制”制定的目标任务,到2015年,西安市学前教育市一级以上等级幼儿园数量由现在的10%上升到15%;70%义务教育学校达到标准化学校标准;所有普通高中达到省级标准化高中标准,15%的普通高中达到省级示范高中标准。

  带动更多学校由弱变强

  李颖科说,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不是对教育资源配置简单的平均化,而是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确保优质学校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带动更多学校由弱变强,实现特色发展,内涵发展。

  西安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一处处长田征说,“大学区管理制”可通过紧凑型、松散型或混合型等多种形式,实施捆绑式发展,坚持优质带动,促进共同发展。

  “大学区”实施学区长负责制。学区长对学区实施统一管理,在学区内的人事编制、资金使用和资源调配等方面享有一定管理权限。成员学校校长法人地位、行政职级和工资待遇不变,接受学区长学校的管理指导,具体负责成员学校日常管理工作。

  西安市碑林区是这次试点“大学区”的四个区之一。碑林区教育局党委书记汤伟华说,碑林区教育局结合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和学校分布状况,设立了18个大学区,将全区40所小学、33所中学全部纳入大学区管理。实施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以来,通过输出办学理念、管理经验、教育教学方法等途径,发挥优质学校的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提升全区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大学区管理制”要求学区长学校通过输出品牌、管理、资源以及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教育科研、成果交流等多种方式与途径,带动成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

  西安远东一中“大学区”学区长冯云鹏说,该大学区三所成员学校开始跨校听课、相互交流学习,经过几个月良性运行,老师们均认为集体备课既能资源共享,又能换换思维方式,特别是联合集体备课后,“小学科”因人数少无法进行集体备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作为成员学校的领导,西安市第二中学校长曹红对学校的变化如此评价:“通过实施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学校办学已经有了起色,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地位,学校老师比以前更加自信,这比物质奖励还要让老师感到高兴。”

[作者:马学玲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