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西环江8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既有利于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又能推动当地农户增收发展经济,这种似乎是“鱼和熊掌兼得”的情况一般不太可能实现。但在中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广西环江县,科学家们利用对当地喀斯特峰丛洼地生态系长期跟踪观测研究的成果,让不太可能变成了现实。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中科院环江喀斯特站)建站10多年来的持续研究表明,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治理和土壤侵蚀防治,必须寻求与地质背景和土壤侵蚀过程相适应的特有的防侵蚀过程防治体系。基于此,科研人员因地制宜,引导当地农民不再种植玉米,改为构建木本饲料植物群落,种植优质牧草,大力发展肉牛圈养。
于是,一方面形成喀斯特农牧复合生态系统,大大减轻了垦殖活动对坡耕地的破坏,另一方面,草食畜牧业成为农民新增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一科研成果的示范、推广,正在推动边远贫困和少数民族居住的环江喀斯特地区实现生态恢复重建与经济发展共赢。
打造喀斯特研究平台
依托于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环江喀斯特站建于2000年,是中国第一个喀斯特生态研究的国家野外观测研究平台。2005年进入国家生态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07年加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2009年成为水利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所长、环江喀斯特站站长王克林研究员介绍说,环江喀斯特站位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九万大山坡麓地带,为典型的喀斯特峰丛洼地生态系统,代表中亚热带湿润区-黔桂喀斯特常绿阔叶林-农业生态区。该站以峰丛洼地生态重建为研究方向,探索喀斯特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为生态恢复重建提供示范样板、技术辐射源与研究平台。
多年来,中科院环江喀斯特站积累大量野外调查、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数据,为喀斯特山区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板,研究成果为喀斯特峰丛洼地生态功能重建的农业结构与布局战略性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对促进喀斯特生态多学科交叉研究和西南喀斯特生态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该站还先后获得国家发改委“西南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示范区”、水利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试点工程”、环保部“广西环江县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工程”等项目。
如今,喀斯特生态研究已成为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新的学科发展空间,环江喀斯特站的研究经费也从最初每年20万元,达到现在每年700多万元。据悉,该站目前又接到一项新的科研任务——喀斯特地区碳固持的试验示范,将推动中国独特国情下的喀斯特生态研究进一步发展。
为生态移民提供科技支撑
早在环江喀斯特站建站之前,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就深入参与到当地的科技扶贫和生态移民科技支撑工作之中。
王克林说,为实现生态移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该所从1995年开始,选择在环江县城北3公里处的肯福建立异地移民的科技扶贫开发示范区,通过研究移民环境容量,编制综合开发建设规划,重点进行技术产业培植与强化的关键技术攻关、配套技术集成。同时,还探索并推行异地扶贫开发新的农村经营管理与农业持续发展运行机制,为喀斯特地区提供异地扶贫开发示范样板与技术辐射源。
为避免在异地扶贫中过度开发,造成新的环境破坏,项目组以丘陵坡地为生态系统,根据土地资源结构,合理配置各项用地,荒坡上新开果蔗园,旱土均采取水平梯土、深沟撩壕、竹节沟、地膜覆盖等水土保持措施,避免了以往移民过程中出现的因不合理开垦产生的水土流失、环境恶化、再度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现象。
中国科学家研究开展的这一科技支撑生态移民示范区建设,在国际上也得到广泛认可并被誉为“肯福模式”。联合国移民专家1997年现场考察示范区后表示,发展中国家移民在迁入区破坏环境而再度陷入贫困的问题非常普遍,环江示范项目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环境移民提供了宝贵的创新经验。
“种草养牛”实现一举两得
“但在中国的喀斯特地区,可以异地安置的土地十分有限,生态移民是补充措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当年“肯福模式”主导者之一的王克林说。
中科院环江喀斯特站通过多年的野外定位科学观测,逐渐认识到喀斯特土壤侵蚀是个缓慢的渐进过程,由于人为扰动加速耕作土壤的快速侵蚀,可以是自然过程的几倍到十几倍。
王克林指出,目前在喀斯特峰丛洼地地区,90%的食物来源是玉米,能在岩窝窝里种上几颗玉米,便是最主要的耕作方式和最普遍的农业活动。但玉米地的人为耕作也大大加剧了对土壤的侵蚀,种植玉米对水土保持而言,是一种极为负面的效应,“这个恶性循环的链条应该切断”。
为缓解人地矛盾,环江县上个世纪90年代实施生态移民,但由于可供安置的土山丘陵十分有限。为此,环江喀斯特站研究提出替代途径,通过科研寻求一种农民在喀斯特石山区能就地发展,不但能脱贫致富,而且生态功能逐步提升的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双赢模式。
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当地牧草种植,引进了“桂牧1号”,把毛南族山乡以种植业为主的玉米种植方式,变革成农牧耦合的草食畜牧业为主体的模式,对坡耕地玉米进行退耕,构建木本饲料植物作为先锋群落,发展优质牧草与肉牛圈养,形成喀斯特农牧复合生态系统。
在环江县应用示范区,当地“种草养牛”农户年收入已从过去每年500-600元,提高到现在每年3000-4000多元。同时,牧草为多年生植物,不用翻耕,这样既能促进水土保持,又能在种草养畜之后建立沼气池,也保护了薪炭林和水源林。
“环江县的这种做法,是对喀斯特地区传统种植方式的一种变革。”王克林表示,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的角度,重新思考在人口压力胁迫下的喀斯特生态恢复途径,构建农林牧耦合的替代草食畜牧业生产模式,可大大减轻耕作活动对一些坡耕地的破坏,草食畜牧业也能成为喀斯特峰丛洼地生态恢复的高值替代产业。
曾馥平研究员科技“真扶贫”
在广西环江采访,听到最多的一个名字是“曾馥平”。
曾馥平的头衔不少——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研究员、环江喀斯特站常务副站长、中共环江县委常委(挂职)、环江县副县长。“曾副县长叫曾馥平,我们喊他‘真扶贫’”,在环江县,从政府机关到山坳里的毛南族村落,人们都喜欢亲切地称他为“真扶贫”。
1994年,曾馥平等研究人员被中科院选派到广西,参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肯福异地科技扶贫。曾馥平牵头组建广西环江科技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从土地开垦到种苗供应、技术培训、农产品销售等,提供一条龙服务,全部以贷款的方式运行,不搞无偿救济式扶贫,使示范区的异地科技扶贫开发非常成功。
2001年,配合“十五”科技扶贫示范项目,曾馥平带领研究人员在毛南族聚居屯向农户推广“种草养牛”方案,开始实施石漠化治理和生态恢复重建实验。
“不开荒种玉米,我们种什么?”
“种草,养牛。”
“那我们吃什么?”
“到外边买米吃。”
这样的对话,曾馥平最初每天都要不厌其烦地重复几十遍。
环江菜牛是当地的特产,“种草养牛”示范一年下来,很多农户的年收入比之前提高几千元,尝到了甜头,大家都认可了这个脱贫的好办法。
从1994年到环江参与科技扶贫和喀斯特生态环境研究工作至今已18年,曾馥平长期在环江山区从事野外科研和科技扶贫工作,为环江的科技扶贫、石漠化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等作出重要贡献。他说:“环江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的事业在环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