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郑州新闻

刘洋父母独家披露刘洋往事:刘洋曾经的梦想是做律师/图

2012-06-25 05:52:47 来源: 中原网--郑州晚报
字号  

一套书的故事

“我们商量着定目标,她实现目标,我们按照约定来,不是简单的奖励!”牛喜云说。

她从屋内拿出一本珍藏的书,书名是《智力测验大全》,保存得很完好,里面有些题目,有刘洋认真完成的笔迹。

这套书购买时共7本,现在留下的仅此一本。

1991年,刘洋即将升入初中,牛喜云问她想考什么学校,刘洋回答:三中。

“我和她约好,她要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实现目标可以向父母提要求。”牛喜云说。

因为成绩优异,刘洋被保送至郑州三中,她向牛喜云报喜后,提起当初的约定。

牛喜云没有犹豫,把女儿领到书店,买了这一套书后,又买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刘洋喜出望外。

“那时候工资很低,买书一次花去我28块钱,付款的时候有点心疼,可这是我和女儿约定的,就一定要兑现。”牛喜云坚持这种教育方式,她说,女儿发挥了主动性,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曾经想当律师

刘士林说,当时不少香港电视剧中,伶牙俐齿、伸张正义的律师的形象深入人心,刘洋有好几次都跟他说过,长大后也要当个大律师。那时放学后,她常常跟上初中时最要好的同学秦静,选择一个话题展开辩论,经常辩论到家门口还分不出胜负。

365颗纸折的小星星

“刘洋上学期间,几乎是一路保送,想起她在身边的日子,我们感觉真幸福。”牛喜云说。

即使刘洋在外的日子,刘士林和牛喜云依然不孤单,刘洋特有的体贴,让千里之外的父母倍感温暖。

1997年招飞离开郑州后,刘洋对亲人的思念变得绵延不绝,长途电话时不时打回郑州。“一次就说40多分钟,她总想回来吃家里的饭。”牛喜云说。

1998年夏秋之交,一个心形盒子从遥远的北国寄回郑州,牛喜云等到丈夫刘士林回家,才小心地将盒子打开。

盒子里是一颗颗彩纸折叠而成的小星星,牛喜云明白,这是女儿漫溢的乡愁和相思。

一共是365颗小星星,365天。

这些小星星伴着刘洋的一封家书,让刘士林和牛喜云双双掉了泪,他们将信纸和小星星一次次捧在手中,身边的电话却是拿起了又放下。

“19岁的姑娘到部队,想家想妈妈想爸爸,她告诉我,365个星星是她的牵挂,每想我们一次,就叠一个存下来,这样想念就会少一些。”牛喜云说。

[作者:记者 张翼飞 汪永森 柴琳琳  编辑:刘丽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