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前夕,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布的数据显示,虽然大宗毒品犯罪得到一定遏制,但是零星毒品犯罪多发,这正反映了我国的禁毒工作面临更大困难,同时,有正当职业和合法经济收入的人群开始成为犯罪主体。
最高人民法院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法院2011年共审结毒品犯罪案件69000多件,同比增长16.9%。受境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禁毒工作总体形势依然严峻,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周维平分析,打击毒品犯罪面临新的难度。
周维平:毒品犯罪在总体数量上呈现一升一降的趋势,大宗毒品犯罪数量持续下降,但是零星毒品犯罪数量却持续上升,这反映了在国家严厉打击下,大宗毒品犯罪得到遏制,但是象以贩养吸、非法持有的零星毒品犯罪在增多,结果是国家打击治理的难度在加大。
法院调研显示,2010年至今的全部涉毒案件中,64.8%的被告人有犯罪前科,52%的被告人前科就是毒品犯罪。被告人往往本身吸毒,毒瘾难戒,因支付不起高额费用,以贩养吸,此类犯罪占零星毒品犯罪的70%。令人担忧的是,有正当职业和合法经济收入的人群开始成为犯罪主体,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下,许多有正当职业的人员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难以适应快节奏生活,趋向购买毒品麻痹自己,且容留者通常有为他人提供毒品共同吸食的行为,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购买能力,此类群体主要包括个体商贩、公司员工,甚至是公司高层管理者。
周维平:他们属于恶习不改,同流合污型的,因为这些人往往所犯的罪名都是持有型的,持有毒品,容留他人吸毒,这类犯罪往往都发生在毒品消费环节,歌厅、酒吧,而且容留者和吸食毒品的人关系都比较亲密。(记者孙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