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时新闻

曾荫权:打击双非孕妇不是不欢迎内地人来香港

2012-06-20 06:41:00 来源: 新京报 
字号  

  2010年10月20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出席上海世博会香港活动周开幕典礼。新华社资料图片

  曾荫权 “保护香港核心价值,从未动摇”

  崇尚自由,尊重法治;回归15年,香港与内地达成双赢格局;“一国两制”给香港庞大发展空间

  曾荫权简历

  1944年 生于香港。

  1967年 加入港英政府,出任多个重要职务。

  1997年 任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位财政司司长,后任政务司司长。

  2005年-2012年 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5月29日,香港添马行政长官办公室,曾荫权一身西装,戴着标志性的蝶形领结,出现在媒体记者面前。紫红相间的领结,显得颇为喜气。“煲呔(领结)曾”的称呼就来源于他爱系的领结。

  四十多年的公务生涯,让他一举一动极有规范。进门先环视四周,从门边开始,二十多人逐一握手,笑容标准而亲切。

  坐下,拿出ipad,开自己一句玩笑,“不能不用ipad,最可靠”。他的普通话在香港人中称得上标准,只是个别用词还稍显吃力。他说自己学普通话是45岁,“怎么讲也讲不好了。我也不怕了,他们笑我也不怕了”。

  在整个访谈中,有两点让人印象深刻:一是他一直强调内地和香港密切的融合;另一方面就是他所说的,我相信香港人。几乎对每个问题的回答他都会提及,香港人的核心价值。

  他说一直以来,他所做的就是维护香港人关于法治和自由的核心价值。

  谈效率

  香港人常与完美做比较

  记者:香港回归十五周年,谈到的“一国两制”,有说法说现在“一国”多了,“两制”少了,对此你怎么看?

  曾荫权:香港人不跟任何地区比较我们的成就,他的角度是从完美的角度看香港,所以批评我们“一国”多,“两制”少,但是也有人讲“一国”少了,“两制”多了。

  香港人这15年之中,爱国情怀老实讲是深了很多,对国家认识更深,你可以看四川省发生地震的时候,香港热心支持重建的项目。

  “两制”来说,我们的法律、政治、民生,每一方面的发展都是香港的发展,也是邓小平先生讲的“一国两制”,香港的制度,香港的生活方式从来没有改变。

  当然,也有人讲,目前这是国家强大起来了,对香港的影响力大,但是国家现在影响是全球性的,不单是香港。更重要的是,中央政府根据“一国两制”基本法办事,香港拥有的自由没有改变,我们香港的生活方式没有改变。

  我们做得当然不是完美的,很多事情我们会做得更好,但是“一国两制”成功落实在香港是毫无疑问的。

  记者:最近有一篇文章,香港导演严浩说香港回归十多年来,最大的感受是香港政府的行政效率相比港英政府时期有了巨大的提升,你自己的感觉呢?

  曾荫权:香港效率是很高的。我们有一个健全的公务员制度,各方面的管理,是世界一流的。

  但是,我们从来没有自满,香港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地方。香港尊重言论自由,港人的期望也不断地改变,变得多元化,所以香港人对公共服务的要求,目标已经不是与其他地方比较了。他们讲的是,我们不要跟别人比较,而应该跟完美比较,这个是我们面对的挑战。

  香港人是忠实法治的,所以特区政府对法治精神特别重视,任何新的政策一定要守法,根据基本法办事,根据本地法办事。但是,这样也出现大量的诉讼,对于政府的政策有不少的挑战,这个也是影响我们效率的一个原因。

  我们很清楚,香港人对我们香港特区政府的表现还有保留,我们希望香港保持高效率,和尊重市民挑战政府的权力方面做适当的平衡。

  谈制度

  背靠祖国,有一个庞大的市场

  记者:你喜欢说一句话,做好这份工。从你最近的一份施政报告中可以看到,在民生领域,你用了特别大的篇幅。你对自己在任以来的民生工作如何评价?

  曾荫权:香港是资本主义的社会,我们民生工作在不停地做,有一个不可克服的问题,资本主义就是贫富差距的问题,难以全面解决。

  我们长远的方法就是投放不少的资源做教育培训,特区政府是23%开支放在教育培训,差不多是投放比例最多的地方,但还不够。

  第三届政府2007年以来确实做了不少的工夫。第一,我们引进最低工资,以保障底层人的生活;医疗服务我们也加强不少,这五年我们增加了开支,增加了40%;福利方面增加了28%,这个是很重大的数目,但是我从来没有自满,感觉这方面要继续做。

  我相信梁先生也会继续做,我们香港一定要保持。对于民生方面,也一定要继续努力,在不影响我们全面竞争力的情况下,我们尽量把剩余的资源做一些民生的工作,特别是我们面临老龄化的问题,这是香港接下来二十年要面对的最严重问题。

  记者:回归15年以来,香港和内地在经贸、文化众多新的领域有了更密切的合作,你觉得回归15年香港经济上得益于“一国两制”政策的因素有多少?

  曾荫权:“一国两制”下,我们可以做的东西非常多。基建方面,有铁道发展,香港和广东联系起来;商业方面,有CEPA的成立;在贸易方面,对国家来讲,商品贸易差不多全体都自由化,加上服务行业方面优待香港,也是一个一体化的发展。我相信,如果没有“一国两制”的政策,不会有这个效果。

  因为我们背靠祖国,有一个庞大的市场,我们能够维持香港的增长力。最困难的时间,我们香港也没有融资的困难,我们市场继续地发展,继续给内地企业、外国企业投资的机会,利用这个机会,提升了我们香港的作为。

  “一国两制”给我们更庞大的空间来发展的机会,这是我们香港的优势。一方面,我们得到国家的支持,扩大自己专长的事情;另一方面,也协助内地的企业、机构融资。目前为止,内地在香港融资已超过三万亿,也是我们香港对内地发展的贡献,这是双赢。

  另一方面,香港原来的生活方式没有改变,是自由也是有法治的地方。

[page title= subtitle=]

  谈价值观

  双赢格局已经达到

  记者:刚刚你也谈到,回归15年来还有一个最大的收获,就是香港人认同感加强,比如香港的中小学生开始设立一些国情课,有很多公务员愿意去内地的大学去学国情。你怎么评价这种认同感的加强?

  曾荫权:这是维持香港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一富强,一个文明的地区,进入了稳定的轨迹,香港是国家的一部分,一定要利用这个优势,年轻人一定可以看到的。

  我们希望,不但是我们香港人,内地同胞也认识香港。去年,有4000万游客来香港,有2000万是内地来的,这是我们和内地交往紧密的具体表现。这表示一个双赢的格局,已经达到了。

  记者:我想在软的领域里,特别是一些价值观的地方,比如,深圳很早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也是因为它比邻香港,了解香港对效率的追求。香港和内地在这种层面的交流,你怎么看?

  曾荫权:不单是一个效率方面,软件方面互相的影响还可以继续努力,相信现在已经开始。最重要的是,我们知道我们离开了母体一百多年,互相学习的地方有很多,我对这方面很有信心的。

  我们既需要跟别人学习,内地有很多地方也可以跟我们学习。对于爱国的情怀,对于国家的观念,我们香港人需要去培养的;对香港城市管理方面我们可以分享,互相学习就是我们一个进步的表现。

  谈交流

  “绝对需要内地人来香港”

  记者:香港和内地一直合作比较紧密,但是,近来集中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说旅游服务方面的问题,内地和香港网民在网络上的争吵,你如何看待?

  曾荫权:香港是国际城市,我们欢迎世界各地的人民到香港,香港人会尊重和包容文化差异。

  有时有意外发生,我想你讲的是旅游方面出了一点事。香港人知道要尊重内地人的文化,有些事情应该是用包容的态度来处理,很多小的事情,不去谅解就会发生(争吵)。

  这一两件事情发生之后,特区政府也全面检视旅游业运作规管的架构,我们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说“一团一导游”,还有我们的旅行车有违规的记分制制度。所以,目前情况跟半年前、一年前已经不同了,特别是,我们加强对接待内地入境团的管理。

  记者:大家非常关注双非孕妇的问题,你如何看待双非问题,未来的政策趋势如何?

  曾荫权:我希望大家理解我们需要先妥善照顾香港本地的孕妇,这是我们服务目标的第一位。

  本地的医院跟内地相关的部门已经联手推出了多项行政措施,目前的困难已经解决了不少,我们打击的是有的中介公司来协助没有经过预约的孕妇,父母也不是香港人但来香港生育,这个对孕妇的身体也不好,健康也不好,而且香港的医疗系统承受不了压力。

  这个不是讲我们不欢迎内地人来香港,我们绝对需要内地人来香港,我们也希望香港人多去内地,两方面的交流应该是不停的。

  我们的孕妇产检方面,希望得到内地同胞的理解,我很欢迎他们来,如果我们有资源,我们欢迎他们来香港。

  但是,目前为止我们有一点困难,这个方面我们做点工夫,医疗服务是我们发展的一个目标,我们不会放弃这方面的发展。

  谈7年任期

  一生最大的光荣

  记者:你刚才谈到还有30多天任期就满了。今年“两会”时,你在北京曾经说到人生是短暂的,你对国家是有期许的,那么,你对香港对祖国的期许是怎样的?

  曾荫权:我们回归了15年,香港凭着背靠祖国,面向国际的优势,我们取得了稳步的发展,保持了香港的繁荣稳定。

  我对香港,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也充满骄傲。

  虽然还有30多天,能做的事情也不少,我们有竞争法要立法,还有下届政府的改组也要立法,30多天还有很多事做,他们要我的命,要我做很多东西,这30多天也蛮紧张的,我们做最后一分一秒的争取,做到最好,悄悄地离开。

  记者:在你任期的七年内,最大的欣慰和遗憾是什么?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曾荫权:我在去年11月份的最后一份施政报告中说过,我多年的公务生涯中,我有一个很强烈的信念就是相信香港人,我相信香港人是理性的,相信他们的包容可以求同存异,寻求共识,有事情发生可以应对挑战,还有香港是崇尚自由的,尊重法治,要公平、要公益,爱廉洁,多元、包容,这个是成为我们香港所谓的核心价值。

  保护这个核心价值,我从来没有动摇过,一直是我施政的原则和信念。

  四十五年多了,我有个机会为香港人服务。其间,确实有高低,有起伏,有经历困难的苦困,也有尝过成功的喜悦,但是,我知道的一点经验是,随着技术的发达,社会开放,民情也在不断变化,掌握起来越来越难。

  我从来没有放松过自己,但没有感觉真的可以克服所有困难,每天有新挑战,有新的应付的方法。

  记者:你怎么评价自己这7年的特首生涯?

  曾荫权:自我评价是一件蛮危险的事情,这个应该是留给社会和历史来做,但是作为差不多半个世纪的公职人员,能够和香港人一起走过一个曲折,但始终是光明的路,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光荣。

  记者:你之前每次到内地的时间都非常短,将来时间多了会常去内地吗?

  曾荫权:会,一定会的。我会带上相机每个地方拍拍,我喜欢摄影,我有几个愿望,我要到访每一个实地,我要看看内地秋天红叶的情况,我有很多东西要做。卸任之后,我能更自由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曾荫权的香港精神

  “高效率”:曾荫权公开场合多系领结,这成为他个人的鲜明特色。曾荫权曾说过,系领结是因为“效率高”。

  “狮子山精神”:香港将逆境中自强的精神称为“狮子山精神”,曾荫权从小家境贫寒,一家八口住在警察宿舍,没有机会上大学。最终,依靠自己奋斗实现了“香港梦”。

  “永不放弃”:1997年8月,亚洲金融危机蔓延到香港,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炒家大量抛售港元,恒生指数一年中狂跌了一万点。

  1998年8月,“金融大鳄”再次发动大规模抛售港元行动,香港经济陷入危机。作为港府财政司司长的曾荫权决定动用外汇储备,入市对抗金融炒家,并声明愿承担一切责任。最终获胜。曾荫权说,父亲曾经教过他永不放弃。

  “做好这份工”:曾荫权爱说“做好这份工”。在多个场合及阐述竞选施政纲领中,他都说到了要“用心做好这份工。”对香港人来说,这是一种职业精神。

  曾荫权谈香港回归十五年成就

  1、经济方面:标准普尔,香港从1997年到目前已经升了三级,也是最高一级,在亚洲区只有两个经济体系得到了3A评级,就是香港和新加坡。

  香港的经济自由度是全球第一,美国的传统基金会连续18年评香港为全世界最自由的经济体系。还有最近令我们兴奋的是瑞士世界经济论坛,他们有一个区别金融发展的基数,香港名列第一。有史以来,这是首个亚洲城市获得这个评级。

  2、人均GDP:香港人的人均GDP,人均本地生产总值1997年是2.7万美元,到目前为止大约是3.5万美元。作为第一世界的一个成熟金融体系,得到这样上浮,还是不错的。

  3、民生方面:实施了最低工资,增加了社会保障,改善了医疗服务,推出了新的就业交通补贴,推出一个关爱基金,关爱香港最穷的基层市民的生活。另外,长者的交通优惠很快实施。

  4、政治方面:今年的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就已经更加民主,将选委会扩大到1200人。此外,定下了普选的时间表,也是一个很大的成果。

  根据2007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决议,香港在2017年可以普选产生行政长官,在行政长官实现普选之后,可以普选产生立法会全部议员。

[作者:王峥  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