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杖“嗒嗒”声是动听的音符
场景2
上课
中午12点,放学的铃声响起。孙克会站在学校门口,喊着几个学生的名字。
“到齐了,回家。”孙克会说,这几个孩子都是学前班的,离学校远,回家要过桥、爬坡,他不放心。送小孩子回家,他坚持了36年。
孙克会说,截肢后,曾经有人说他再也走不成山路了,“我不相信,拄着拐杖练习上下山,没多久,拄拐的左臂下就磨出厚厚的茧,现在完全习惯了。”
下山时,孙克会在腰里别着的左裤腿掉了下来,风吹来,空荡荡的,而我们心里却是满满的。
送低年级的学生回家,他被称为“守护者”
场景3
放学
从学校到孙克会的家,是两公里的水泥路,他要过两座桥。“护送”他回家的,是一个用了近十年的手摇轮椅。
“修好几次了,舍不得扔。一个好心人送的。”说话间,孙克会吃力地摇着轮椅。轮椅偶尔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孙克会自嘲,“有了这声音,路上不寂寞”。
“现在的条件太好了。”孙克会说,以前回家,他也要蹚两次水。夏天,河水经常是齐腰深,自己总要带两身衣服。有时候河水暴涨,要绕过另一个山头。
“一年四季,冬天最不好过。”孙克会说,一到冬天,下雨、下雪、结冰,摔跤是常有的事,“去年坐着轮椅翻到河里,幸亏里面没水,我才爬出来。右腿擦掉一层皮,现在小腿上满是疤。”
说起这些,孙克会一直是微笑着,“摔摔打打,也是人生的财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