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鲜明回答了文化改革发展“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迈进”这些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如何服务大众”的政党主张。文化价值观的弘扬,文化执政力的提升,文化发展观的飞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上,这是继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标定下的又一座里程碑。
(六)“为人民”是一个宏大的目标,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不在“为人民”和“人民”之间建立可靠的联系,“为人民”就极可能变成一个浮泛口号。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确保社会和文化发展“人民性”的最终实现,始终伴随着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不停追问,伴随着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上下求索。
面对这个课题,我们有过迷茫,也有过困惑。《决定》的伟大意义就在于,它站在全新的时代高度,深刻总结文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彰显了巨大的理论勇气:只有最大程度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才能有效实现“为人民服务”的文化目标;只有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才能切实反映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
面对这个课题,我们有过片面的理解,也有过认识的误区。《决定》的伟大意义就在于,它解放思想冲破观念禁锢、实事求是面对现实国情、与时俱进推动改革创新,体现了深邃的政治智慧: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从体制上保障文化“为人民大众服务”,进而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卷轴上徐徐展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瑰丽图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也将因此熠熠生辉。
这是共产党人对文化“如何服务大众”的时代思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文化赖以生存的体制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同于民主革命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通过市场进行文化消费,完成文化选择,满足文化需求。完全按照“计划”进行文化生产,如何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仅仅依靠“指令”推出文化产品,如何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让文化走向市场,也就是把文化创造的权利、选择的权利、评价的权利交给人民。
“院线制”改革以市场供需倒逼电影业变革,推动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人民网等文化单位鸣锣上市,在资本市场中寻求更多发展资源;新闻出版、文艺院团转企改制,一批“出版航母”、“演艺巨轮”扬帆起航……实践证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只有通过改革创新,建立起有利于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的体制机制,才能充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单位和文化工作者遵循艺术规律,焕发创造活力,更好地贴近群众、贴近市场,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托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壮大,达到文化“为人民”的根本目的,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阶段关于文化发展理论的伟大创新,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切实解决好“为什么人”问题的伟大贡献。
两种属性、两个效益,双轮驱动、比翼齐飞,两手抓、两手强;正确处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魂”与“体”的关系。《决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不仅继承和弘扬了文艺为人民服务这一《讲话》核心思想的本质要求,与《讲话》精神一脉相承,更赋予其丰富的时代内涵,实现了文化“为人民”的历史性跨越。
从《讲话》到《决定》,从革命文艺的雄壮乐曲到文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从文化唤醒民众、文化发动民众到文化服务民众,“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七)站在2011年金秋,回望1942年春天。
从当年贫乏的文化生活到今天丰富多彩的文化样式,从山沟沟里的文化到走向世界的文化,从实现文化启蒙到保障文化权益,经过70年风雨洗礼,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浩荡春风中,社会主义文化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
这是人民文化权益彰显、公共文化勃兴的时代。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能,政府近8年的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是过去几十年的总和,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建成。文化共享服务点遍及城乡,广播电视贯通全部行政村,博物馆免费开放,文化站随处可见……保基本、保均等、保便利、保公益,文化权利已经与经济、政治等各项权利一样,成为公民权益的必然组成部分。
这是文化产品极大丰富、文化生活日益多彩的时代。每年新推出剧目上千种,新出品电影500多部。年产上万集电视剧,成为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5年出版338亿册图书,成为第一大图书出版国。5.13亿人走进网络生活,娱乐、购物跨入数字时代;去年6900万人走出国门,旅游业收入超过2万亿……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与旅游结合,形式不断发展,业态不断丰富。中国人同读几本书、同唱几首歌、同看几台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浩如烟海的文化产品、丰富多样的文化供给,让亿万人民有了多姿多彩的文化选择。
这是文化交流空前活跃、文化生产力空前释放的时代。伴随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文化建设活力显著增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在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经营性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明显增大,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近150个国家与中国展开政府间的文化合作,图书期刊等几乎进入所有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项目年均人次和数量,超过改革开放前30年总和。文化逆差不断缩小、文化实力大幅提升……文化既成为国家民族软实力,又成为经济发展硬支撑。
文化发展的目的在于人民,文化发展的动力来自人民,文化发展的评判交给人民,文化发展的成果人民共享。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将社会主义文化带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在中国几千年文化发展中,诸子争鸣、魏晋风度、盛唐气象、宋明理学……各种力量竞相登台,文化大师灿若星河,虽有过“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浩叹,有过“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诗篇,也有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抱负,但人民始终没有成为文化舞台的主角与主体。延安文艺座谈会前所未有地提出的文艺“为了人民”“怎样为人民”两大问题,在70年后的今天有了酣畅淋漓的伟大书写。以人为本、人民至上,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方向和最终目的,在现实中得到最激荡人心的体现和张扬。
(八)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这样说:“古希腊的明灯在初点燃的土地上熄灭。罗马的威力被埋葬在广大帝国的废墟下。但是建立在社会与人的精神理想基础上的文明仍然活在中国和印度。……正像活的种子一样,天上降下滋润的雨水,它就会抽芽、成长,伸展它造福的树枝,开花、结果。”
70年前,延安文艺座谈会滋润的雨水,让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抽芽、成长,汇聚成唤醒工农战胜强敌的时代洪流。
70年后,十七届六中全会浇灌的甘霖,必将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伸展出造福的树枝,开花、结果,凝聚成13亿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任仲平)